正文

莊子真窮(1)

莊子這個人 作者:鄧聯(lián)合


貧而不憊 衣敝履穿不逢時

題解

“貧而不憊”取自《莊子?山木》中的一則小故事:當莊子身著破衣爛衫去見魏王時,魏王說:“何先生之憊邪?”莊子回答道:“貧也,非憊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蔽和醣緛硎窍朕揶砬f子的一副潦倒相(“憊”),然而莊子卻針鋒相對指出,知識分子不能堅持自己的精神信念,放棄理想,那才是真正的潦倒,而他只不過是由于時運不濟,物質生活窮困罷了。從莊子一生來看,他雖然缺衣少食、家境貧寒,但卻從未在人格志操上有絲毫退讓??梢哉f,莊子確實做到了“貧而不憊”、窮且益堅。

在莊子的生平中,有一點應當不算“謎”。那就是,凡讀過《莊子》的人都有一個深刻印象:莊子這個人可真窮,莊子他們家的生活可真慘!

按俗理說,知識分子作為社會精英,雖然不一定大富大貴,但他們平常的生活照例總要比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滋潤一些才對??汕f子偏偏破了這個例,他雖然也是知識分子,但卻窮得跟老百姓似的。

而在知識分子圈里呢,比較起來,同樣生活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那些一流思想家們,諸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等等,其中確實也有人曾經(jīng)窮過,比如孔子早年就曾“貧且賤”,但沒有誰像莊子那樣長期窮、一直窮,甚至一度窮到了生計難以維持下去的悲慘地步。而且更慘的是,莊子不僅活著一輩子受窮,死了還照樣接著窮。他真可以說是窮生窮死了。

所以,我對莊子有一個身份定位:知識分子圈里的著名窮人,窮人隊伍中少有的大知識分子。莊子思考問題的角度,以及他的人生哲學和社會政治思想,其實都與他的這種亦士亦民的雙重身份特點有很大關系。

1 莊子真窮

讀者可能想了解的第一個問題是:莊子到底有多窮,生活有多慘?

大家知道,人生在世,所必需的東西不外是衣、食、住幾個方面(物質需要)——“行”的問題并不重要——外加一定的社會尊嚴(精神需要),即“面子”。離開其中一項,一個人便很難活下去。所以,以下我們就圍繞這幾個方面,借《莊子》書中的小故事來描述一下莊子他老人家的窮人相。

(1)穿衣——莊子身上裹著件縫補過破洞的粗布衣裳,又用麻繩綁著他那雙快要露出腳丫子的破鞋子,前去見魏王,因為古代人見國君總是要注意儀容整齊的。魏王看到莊子這副模樣,便語帶揶揄地說:“先生你是怎么混的,竟然這樣潦倒?”莊子反駁道:“我這是貧窮,并不是潦倒。讀書人放棄了自己的理想,不能堅持自己的信念,那才叫潦倒;衣服破爛,只能算貧窮。如今我淪落到這般田地,還不是由于生不逢時?你看那些在山林大樹間跳來跳去的猿猴,多么自在!連百發(fā)百中的神射手都拿它們沒辦法。然而,一旦陷入茂密多刺的樹叢中,它們就必須謹小慎微,戰(zhàn)戰(zhàn)兢兢。條件不利,才能如何施展!現(xiàn)在的世道是君主昏庸、臣子暴亂,像我這樣的人怎么可能不狼狽?我這個樣兒還算是好的,以前忠臣比干還被紂王剖了心呢!”

對于魏王的奚落,莊子這番話可以說是針鋒相對、反唇相譏。不過,盡管腰桿挺得筆直,嘴上沒讓魏王占到絲毫便宜,但衣弊履穿、模樣寒酸卻是莊子本人也承認的不爭事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