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破釜沉舟(2)

英雄項羽 作者:李清泉


一個是章邯。這是秦朝后期著名的猛將,我們前面多次講到。項羽的叔叔項梁就是遭到了章邯的偷襲,最后死在兩軍的混戰(zhàn)之中。作為項羽,看到章邯可以說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他要為叔叔報仇。而對章邯來說,在他偷襲項梁之前,曾經(jīng)與項羽打過一仗,結(jié)果,由于自己準備不充分和輕敵,被項羽殺得大敗,損兵折將,他也決心要報這一箭之仇。

另外一個是王離。說到王離,很多朋友不很熟悉,說到王離的爺爺王翦,大家就很清楚了,那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奠定大秦基業(yè)的開國功臣。十六年前,項羽的爺爺項燕就是敗在了王翦的手下,最后自刎而亡。這是項羽一生中最大的傷痛,為爺爺報仇也是他立志圖秦的一個重要出發(fā)點。十六年后,他們的孫子再次對陣沙場,這種巧合也讓我們感覺到歷史確實充滿了太多的傳奇色彩。對王離來說,他要再展爺爺王翦當年的威風,再立新功。對項羽來說,他要為爺爺血洗深仇大恨,再次樹立起家族的形象和地位。

所以,項羽面對的這兩個敵人是他希望遇到的,他要通過戰(zhàn)斗來報仇,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他也明白,這兩個人也是憋足了一股勁兒要與自己一戰(zhàn)。

其次,項羽與對手的力量懸殊。

下面我們就分析懸殊到什么程度。

當時,秦軍總兵力不少于三十萬人,共有兩個組成部分:

一部分由王離率領(lǐng),大約有十萬人。這部分軍隊都是邊防軍。這支大軍是秦國的著名大將蒙恬創(chuàng)立的,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為了穩(wěn)固北方的邊境形勢,派出大將軍蒙恬,修筑萬里長城,屯田戍邊,建立強大的邊防軍來與匈奴作戰(zhàn)。

這支軍隊驍勇善戰(zhàn),有著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可以說是秦朝當時最強大的軍隊。平常這支軍隊一般是不參與內(nèi)部戰(zhàn)事的,但是由于起義軍的聲勢越來越強大,秦二世無奈之下把這支軍隊調(diào)到關(guān)中來。

另一部分由章邯率領(lǐng),大約二十萬人。這部分軍隊,人們習慣稱之為酈山軍。有的書干脆就說這支軍隊就是酈山囚徒組成的。這些說法無非是想說明,章邯這支軍隊的戰(zhàn)斗力強,基本上都是犯死罪之人,或者說是亡命之徒組成,有點類似敢死隊的味道。事實上,章邯的這支軍隊,里面有沒有酈山囚徒,一定會有,但數(shù)量非常有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