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會稽起兵(6)

英雄項羽 作者:李清泉


關于項梁和項羽殺郡守殷通起兵反秦這件事,整個過程盡管非常簡單。但是,很多人和我有一樣的感覺,有些東西很難理解,細分析起來,至少有三點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一是誅殺好友,是為不仁。

人家殷通把你項梁和項羽當朋友,才把這樣的機密大事和你們商量,你卻趁機殺了人家自己干,這是不仁之舉。何況當時,陳勝、吳廣起義以及天下的形勢,都是殷通告訴項梁的,否則項梁還什么都不知道呢,應該感謝殷通才對。

二是誅殺同道,是為不義。

如果說項梁與項羽反秦,殷通反對,可以殺他。但是,現(xiàn)在的情況正好相反,殷通也要起兵反秦,和項梁與項羽的人生目標一致了,可謂是同道之人。你們如果不愿意和殷通干,自己干也可以,也不應該殺人家。誅殺了殷通,相當于殺了同道之人,是不義之舉。

三是直面風險,是為不智。

殷通是郡守,是當?shù)氐囊话咽郑f了算,手里有兵、有將、有糧,并且有一定的號召力。項梁和項羽如果跟隨殷通起兵,風險小,收益大。如果殺了郡守,憑項梁和項羽兩個人的力量和影響力,控制局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何況是在郡守府里殺人,風險更是大大增加,能不能走出郡守府都是一件有疑問的事。

這三點疑問,只是一種常規(guī)的思維,是一般人分析問題的角度??v觀歷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成就大的人必須要有三種基本的品德和素質,我稱之為三大:即大信念、大勇氣、大戰(zhàn)略。唯唯諾諾、瞻前顧后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

首先,何謂大信念?大信念就是立場鮮明,態(tài)度堅定。

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沒有原則,沒有立場。對項梁和項羽來說,他們對秦朝有著殺親和亡國之恨。所以,在項梁和項羽的內心深處,郡守殷通再怎樣與自己交往,也不過是秦朝的舊臣。他們與殷通交往是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他們要在吳中立住腳,不可能沒有殷通這把高層次的保護傘。但是,當革命的暴風雨來臨的那一刻,項梁和項羽不可能把一個秦朝的舊臣當作自己的同道中人。在項梁和項羽的心中,殷通是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的既得利益者,和他們根本就不是一個階級,一切秦朝的舊勢力都是他們革命的對象。當然,殷通也包括在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