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立志圖秦(4)

英雄項羽 作者:李清泉


鼎在古代是禮器,一般放在諸侯和商王的宗廟之中,大多數為青銅打造,個頭很大,重量很重,需要很多人借助各種各樣的工具才能搬得動。但是,項羽卻一個人就能夠搬動,并且能夠舉起,可見力量之大。

為了紀念霸王這種超人的力量,后世武學中有個招式,就叫做“霸王舉鼎”。但是,項羽自己卻認為,用舉鼎來形容他還遠遠不夠,他用了一個更加夸張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力大無窮。項羽在《垓下歌》中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币馑际钦f,我不僅能夠舉鼎,并且能夠拔山。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項羽確實對自己的力量充滿了無限的自信,這也表現了他威猛無比的特點。在《水滸傳》中,我們知道有“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但是,如果拿“魯智深拔柳”與“項羽拔山舉鼎”的氣勢相比,還差著大大的一截,兩個人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不一樣的,身高力大的人在我們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這也不算稀奇。但是,司馬遷還提到了項羽的另外一個體貌特征,著實讓后人驚詫不已,那是什么特征呢?

司馬遷在《史記》中講,項羽是重瞳子,這就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相貌特征了。

什么是重瞳子?就是看上去,每只眼睛有兩個瞳孔。正常人一只眼睛只有一個瞳孔。關于重瞳子,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重瞳子就是天生長有兩個瞳孔,這種人雖然很少,但也是正常人,沒有毛病;另外一種認為,重瞳子是一種病,醫(yī)學上稱之為重瞳癥,就是瞳孔上下邊連在一起,看上去像一個平躺的阿拉伯數字“8”,或者說有點像我們平常吃的帶殼的雙仁花生。

不管怎么解釋,一個人有兩個瞳孔是非常嚇人的,一瞪眼讓人不寒而栗。這種奇怪的生理特征究竟給項羽的命運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司馬遷沒有深入分析,但他確實有兩處記載,反映了項羽這種出奇的相貌所帶來的威懾力。

一處是在楚漢戰(zhàn)爭期間,項羽和劉邦難分勝負,處于相持階段。劉邦背后有關中之地,沃野千里,再加上有一個治國理政的高手,就是后來大漢王朝的第一任丞相蕭何,可謂是不愁吃、不愁喝、不愁兵、不愁將,悠閑自得。

而項羽這邊卻有點吃不住,就想與劉邦來一場速決戰(zhàn)。劉邦一眼就看明白項羽的意圖,所以,高掛免戰(zhàn)牌,堅壁不出。項羽天天派手下大將到劉邦的營前罵陣,而且是越罵聲越大,越罵越難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