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家講壇》現(xiàn)場錄制完項羽系列節(jié)目的最后一集,我匆匆回到家中,一下坐在沙發(fā)上,呆呆地望著天花板,整個思維都停滯下來,陷入一種難以名狀的寧靜。這個世界好像與我已經(jīng)沒有關系,我不知道是我參透了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已經(jīng)不需要我了。
于丹說,人最應該關注的是生命的寬度,而不是生命的長度。但是,沿著她的思路,我隱隱約約地感覺到,生命的寬度有的時候是需要犧牲長度來實現(xiàn)的。兩千多年以后,我們還記得那個項家的小伙子,或許就是他那一瞬間的選擇,鑄就了一種生命的真正意義上的永恒。
我真的不想再回顧那個已經(jīng)逝去了的三十一歲的生命,然而,歷史的塵埃卻無法掩蓋烏江邊那片濕漉漉的殷紅,他那健壯的身軀在被功利的人們撕碎時所散發(fā)出的血腥味還彌漫在無邊的空氣中。虞姬在哭泣,烏騅在嘶鳴,烏江亭長失望的目光讓我一次又一次動容。
我似乎剛剛從烏江邊歸來,看到了那悲壯的一幕,其實,我知道,他是可以不死的,他應該再活下去,但是,他卻走了,這就是一輩子。
項羽之所以選擇死,是因為他不想以一個失敗者的形象踏上故鄉(xiāng)的土地,他的血管中流淌著貴族的鮮血,而這種貴不是權貴,不是盛氣凌人,這種貴包含著責任、尊嚴和榮譽,這是我們中華民族血統(tǒng)中最寶貴的東西。
項羽的死沒有留下失敗與悲傷,只有蓋世風流。有人說,項羽是男人中的男人,男人中的偉丈夫,天地之間的真英雄!我相信,真正的人,是無需任何矯飾的,惟其真誠,惟其真實才可信、可敬,才可能流芳千古。
文明的進步,總是伴隨著文明異化,物質(zhì)的陰云不斷蠶食著精神的天空。劉邦以現(xiàn)實和功利主義的手段,打敗了帶有貴族血統(tǒng)的項羽,從此,人們開始用“勝王敗寇”的標準來衡量人,來評價人,并不斷地腐蝕著人的精神和靈魂,不斷地束縛著我們積極探索的腳步。我們開始懼怕失敗,開始擔心別人笑我們愚蠢。
千百年來,不管我們?nèi)绾卧u價項羽的功過得失,都不能否認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對他自刎烏江的選擇充滿著無限的哀惋與同情。他是一個越走近越讓人喜歡的人,他是一個越研究越讓人敬佩的人,他是一個越琢磨越充滿魅力的人。而這一切,就緣于兩個字:真實。項羽的魅力就在于“赤裸裸”地、酣暢淋漓地表現(xiàn)了人的真誠、人的真實、人的本真,以及在今天看來似乎有些天真幼稚的“傻氣”。
這就是真正的項羽,真人、真事、真性情、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