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以上的觀念產(chǎn)生于認識的落后,尚有情可原,但問題是這同人們的認識似乎沒有關系。事實上,直到今天還有相當多的人抱有同樣的看法,現(xiàn)代科學在打倒迷信的時候,似乎也無意消除地球中心論觀念,相反,許多科學家都在極積尋找證據(jù),來證明地球人類是宇宙獨生子的宗教觀念。因此,關鍵在于人類自高自大的本性。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宇宙中存在生命的概率:現(xiàn)代天文學公認,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大約有3000億顆恒星,至少有180億個行星系,假如這其中只有百分之一的行星系可能存在生物,那么數(shù)字依然是龐大的,乃有1.8億之多。再假如,這其中百分之一的行星系上有生物,那么我們得到的數(shù)字仍將是180萬。讓我們再進一步假設,每100顆有生命的行星,只有一顆居住著智力水平與人類相等的生物。那么我們的銀河系有可能存在高級生命的行星仍有1.8萬之多。這才是僅僅我們一個銀河系,宇宙中間又存在多少個類似銀河系的巨大星系呢?恐怕是一個嚇人的天文數(shù)字。
因此,單從概率的角度講,地球人是宇宙間唯一智慧生物的觀點是幼稚可笑的。毫無疑問,宇宙間有數(shù)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谷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fā)現(xiàn)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huán)境下生存,并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nèi)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此種生物的發(fā)現(xiàn)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huán)境之內(nèi),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復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隕落于澳大利亞的碳質(zhì)球粒隕石中,發(fā)現(xiàn)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右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1996年,美國航天局從一塊落在亞利桑納州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fā)現(xiàn),這塊隕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傳說再一次被人們所重視。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天文研究人員就從宇宙光譜中發(fā)現(xiàn),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這些分子的電磁輻射不在光學波段,而在厘米、毫米、亞毫米等波段,所以它們可以不受星際物質(zhì)的吸收與阻擋的影響,而自由穿行于宇宙之中。
1944年,荷蘭科學家范德胡斯特從理論上算出中性氫原子會輻射出21毫米譜線。1957年美國天文學家湯斯開列出了17種可能被觀測到的星際分子譜線的清單,此人由于在天文學上的貢獻,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