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會學的發(fā)展(1)

社會學與生活(第11版) 作者:(美)理查德·謝弗


人們總是對社會學相關(guān)的事物感到好奇——比如,我們?nèi)绾闻c他人相處,我們要做什么,以及我們要選誰擔任領導人,等等。遠古與中古社會中的哲學家?宗教權(quán)威,對于人類行為曾做過許多觀察。他們對于這些觀察并沒有進行科學的檢驗與證實,但是,這些觀察往往成為道德規(guī)約的基礎。早期有許多社會哲學家曾經(jīng)預測,總有一天,人們會用系統(tǒng)的方法研究人類的行為。19世紀,歐洲的理論家開始對人類行為的科學研究貢獻力量。

早期思想家:孔德、馬蒂諾與斯賓塞  在法國,19世紀是個動蕩不安的時代。1789年革命的早期,法國皇室被推翻,接著,拿破侖統(tǒng)一歐洲的企圖也被粉碎。如此混亂之際,哲學家開始思考要如何改進社會。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作為19世紀初?著名且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他相信,要改善社會就必須發(fā)展社會的理論科學,同時對人類行為進行有系統(tǒng)的研究。他發(fā)明了“社會學”這個術(shù)語,代表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

從孔德19世紀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害怕法國大革命的思潮會危害法國的穩(wěn)定;同時他也希望有系統(tǒng)的社會行為研究最終能促成人類更理性的互動。因此,在孔德的科學階級中,社會學的位置最高。他將社會學稱做“女皇”,而稱社會學的信徒為“科學傳教士”。這位法國理論家不只是為“社會學”命名,并且為這個新興的學科設定了遠大的目標。

晚近的學者多半是通?社會學家哈麗雅特?馬蒂諾(Harriet Martineau,1802—1876)的翻譯,才得以一窺孔德大著之堂奧。但是,馬蒂諾不僅是個翻譯家,她本人對社會學領域也貢獻頗多。她深入觀察她的祖國英國和美國的風俗與社會習慣。馬蒂諾的著作《美國社會》(Society in American,1962 [1837])檢驗了北美新大陸的宗教、政治、兒童養(yǎng)育和移民等議題,以及性別與種族等因素。同時,馬蒂諾(Martineau 1989 [1838])寫了第一本關(guān)于社會學方法的著作。

馬蒂諾的著作強調(diào)經(jīng)濟、法律、貿(mào)易及人口對于當代社會問題的影響。她強調(diào)女權(quán),主張消滅奴隸制度,并且主張宗教包容。在以后的生活中,耳聾沒有阻止她成為行動主義者。在馬蒂諾(Martineau 1962 [1837])的觀念中,知識分子與學者不應只是提供對于社會環(huán)境的研究成果,他們還必須依據(jù)他們的信念行動,追求生活更大的福祉。正因如此,馬蒂諾研究女性就業(yè)的本質(zhì),她指出,這是一個必須深入討論的議題。(Deegan 2003;Hill & Hoecher-Drysdale 2001)

另一位對社會學這門學科有重大貢獻的人就是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身為一個較富裕的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斯賓塞(不像馬蒂諾)并沒有感覺到糾正社會或改善社會的迫切性,他只是希望能夠更多地了解這個社會。他利用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一書中“物種進化”的概念,解釋社會是如何變遷和進化的。他還采用達爾文進化論中“適者生存”的概念,說明社會上有貧有富是“自然”的現(xiàn)象。

斯賓塞的社會變遷理論在他生前即獲得極大的反響。與孔德的想法不同,斯賓塞認為,社會變遷乃是自然發(fā)生的事;因此,他認為,人們對于現(xiàn)有的社會框架不需太具批判性,也無需積極改變社會。在英國和美國,有許多頗具影響力的既得利益者和反對會變遷的人,都非常歡迎斯賓塞的主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