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的寓意誰都明白,前者心態(tài)很好,后者心態(tài)糟糕。所以一個成功,一個失敗。但是以往的論述在心態(tài)二字上面止步不前?試問:為什么同樣的條件下,兩個人心態(tài)卻完全不一樣?失敗者也不是沒有過挑戰(zhàn)命運的心態(tài),卻被生活所磨滅。為什么成功者可以把一個好的心態(tài)保持那么二十年?
深究心態(tài)的背后,我們能看到兩者關于世界的假設不同:誰該為自己幸福負主要責任?如果一個人認為:我要讓自己幸福,我負主要責任,父親是輔助的。那么他會想:現(xiàn)在父親不如人,我要和別人一樣好,自己就要更加努力。他就會成為那個成功人士。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幸福主要靠老爸提供,所以老爸不好,自己自然活得不好是天經(jīng)地義,心安理得,他就會成為那個窮困潦倒者。
對“我的幸福誰負責”的內在假設導致兩者面對挫折的不同心態(tài)。而決定對自己幸福負責的人,在遇到外界條件糟糕的情況下,自然會更加努力,外界條件好,也是踏踏實實,心態(tài)自然好。而放棄自己幸福的人,則終日憂心忡忡,怨天尤人也是必然的事情,心態(tài)肯定糟糕至極。好壞心態(tài)的背后,是關于世界的不同假設而決定的。
為什么你聽了一場成功學講座,激動的神魂顛倒,回家涼風一吹該怎么樣還怎么樣?因為心態(tài)是一種態(tài),就好像水有液態(tài)有氣態(tài),聽課的時候溫度上去,就是氣態(tài),回到家沒有這個氛圍了,就自動回歸液態(tài)了。成功者的態(tài)你學會了,但是他背后的心智模式,你還是不懂。
數(shù)據(jù)是程序運算的結果,心態(tài)也是心智模式運算的結果。如果我們只拿到計算結果。而沒有拿到程序,那么下次遇到不同情況就還是沒有辦法。有一次一個瘋狂英語的優(yōu)秀老師交流,他問我怎么樣才可以背好單詞?我說就是要多重復多忘記,要數(shù)量不要質量,李陽老師不是有Enjoy losing face 嗎?我建議你也Enjoy Losing Words。用你練習口語的心態(tài)來學習詞匯吧。但是半年過去了,我問他怎么樣,他摸摸頭說道理明白了,但還是沒有進步。同樣一個心態(tài),離開了環(huán)境就沒有用了。
如果希望保持心態(tài),就一定要明白心態(tài)背后面的心智模式。從心智模式上面來改變心態(tài),是心態(tài)保持的秘密。你總會聽到很多人說,很多東西都是互通的。也就是說,程序都一樣,只是運作的內容不同而已,但是這個程序到底是什么呢?心智模式就是關于知識的知識,關于智慧的智慧。
齊白石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我說,學心智生,學心態(tài)死。
三.每一個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
假設你在一家公司的部門,部門里面有三個同事,由于人事調動,必須選擇其中最好的一個當經(jīng)理,而你是總體考評排名第二。如果你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而且不準備跳槽,你會怎么選擇?
選擇1:盡一切努力,聯(lián)合老三,PK掉老大。
選擇2:搞臭老大,再搞臭老三,我不上你們也別想,大不了一起砸掉!派個空降兵過來吧。
選擇3:支持老大上位,教育老三支持,搞好新的部門的工作。
你想選擇哪一種?
如果按照經(jīng)濟學假設,每一個人都是理性的而且希望獲取最大價值,你應該選擇哪一種?
如果公司只有一個經(jīng)理,而且永遠不換,你應該選擇哪一種方法?
你應該選擇第一種。因為公司資源有限,而且還是獨占性的,一旦一步慢就步步慢。如果你要獲得最大利益,就應該用這種win - lose模式。
如果公司只有一個經(jīng)理,而且你覺得讓他上管理可能更加差。你應該選擇哪一種?
你應該選擇第二種。因為資源有限,誰獲得了都對你有害。不如大家都不要。這個時候應該采取的就是 lose lose 模式。
如果公司未來有很多的職位空缺和機會?;蛘吣愕难酃獠粌H僅限于這個公司,你會選擇哪一種方法?
你應該選擇第三種。因為資源無窮大,如果現(xiàn)在你幫助老大上位,未來他也很有可能幫助你上位去做另一個經(jīng)理。最關鍵的,你的行動讓整個公司、行業(yè)的人都看到你的品行,他們都愿意和你玩這種win-win游戲。
雙贏對么?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