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中,到20世紀初期才出現(xiàn)了精裝書,它們也相對比較昂貴。圖書當時都是在位于高級社區(qū)的書店中向上層階級出售的商品,而現(xiàn)代大眾平裝本運動最終改變了這一切。
大眾平裝書
大眾平裝書是由紐約的口袋書店(PocketBooks)于1939年引進美國的。口袋書店的圖書不僅包括回收的暢銷小說,還有一些非小說類的作品如本杰明·斯伯克(BenjaminSpock)的《嬰幼兒護理》(BabyandChildCare,1946)和戴爾·卡耐基(DaleCarnegie)的《人性的弱點》(HowtoWinFriendsandInfluencePeople,1940)。為了保持低成本,平裝書出版商常常印制那些已經在公共領域(publicdomain)公開的著作(指那些版權已經失效,出版商無需支付版稅的經典作品),或是出版那些只想混口飯吃的不知名寫手的作品。出版商也通過使用木漿紙、小尺寸和用印數(shù)保持銷售規(guī)模的辦法,來降低大規(guī)模銷售圖書的成本。這樣圖書零售商能夠以25美分的價格賣書,而這并沒有超出大部分人在生活娛樂上的預算。
平裝書的公式
大眾平裝書小說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一個讓人覺得有趣的故事、性感的封面、低廉的價格和大規(guī)模的發(fā)行。這類小說常常以暴力犯罪和英雄主義為特點。全彩色的封面、插圖,為整個故事增添了一些刺激因素。這些插圖常常畫上性感和袒胸露背的女人以及作出浪漫姿態(tài)的男人,并配上“她們是這本誘惑之書的封面女郎,這就是他們的親密故事”6這樣的封面廣告語。
平裝書的銷售
和“性與暴力”公式同等重要的是這些圖書的經銷方式,這才是平裝書取得巨大成功背后真正的秘密。平裝書最主要的銷售途徑是期刊經銷商,他們是報紙雜志的批發(fā)商,對每一個書報攤和報刊亭的位置了如指掌。這些經銷商能夠將平裝書放到書報攤、藥店、公共汽車站以及機場候機室的書架上。剛開始像伍爾沃斯(Woolworth)這樣的連鎖店,因為反感平裝書的封面,拒絕接納這些小說,但是他們最后還是讓步了,之后它們的整體銷量暴增。很快大規(guī)模銷售的平裝書就出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的百貨商場,甚至是西爾斯公司(Sears)的商品目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