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節(jié):教化和星球的夢境(6)

四個約定 作者:(美)堂·米格爾·路易茲


我們會因為不夠完美而自我否定。這種強烈的自我否定往往來自成年社會對我們的打擊。完成了教化的人,都不再完美。我們自認不夠好,是因為無法實現(xiàn)我們所憧憬的完美。我們對自己耿耿于懷,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卻一次次失敗。

我們深知無法達到自己的期望,我們感到挫折、沮喪和失信于人。于是,我們學會了偽裝自己。因為沒有安全感,我們戴上了偽善的面具,生怕別人戳穿。我們用同樣完美的標準衡量別人,他們自然達不到我們的期望。

我們?yōu)榱擞懞脛e人,得到他人的接納,往往會有不愛護自己,甚至傷害自己的行為。大家都知道,一些小孩會因為怕被孤立而吸毒。他們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問題在于他們沒有接納自己。因為無法成為理想中的自己,他們否定自己,為此背負了沉重的愧疚和負罪感。他們永無止境地懲罰自己,虐待自己,甚至借他人之手虐待自己。

我們的價值觀決定了自省往往多于他人勸誡。有些人會抱怨他們的愛人,批評他們的父母,事實上,更多的時候是在自省。自省是最嚴厲的。在大庭廣眾下犯了錯誤,我們往往試圖否認和掩蓋。一旦我們獨處時,反而會深刻反省,會有強烈的負罪感,會覺得自己表現(xiàn)地很愚蠢、很糟糕、沒有風度。

在你的一生中,自省的程度最為尖銳。這種尖銳程度決定了你的承受極限。如果他人的勸誡超出這個程度,你就會遠離他,反之,你會和他保持聯(lián)系并且樂意接受他的勸誡。

如果自省強度過于尖銳,那么你甚至能夠容忍別人斥責和侮辱。為什么呢?因為你的價值理念告訴你:"我活該;這個人是在幫我;我不值得別人喜愛和尊重;我不夠好……"

我們不愿接受、更不喜愛自己,卻渴望得到別人的接納和喜愛。這是不現(xiàn)實的。只有愛自己才能得到愛。自我反省源于自我否定,而自我否定源于我們無法實現(xiàn)憧憬中的完美自我。我們腦海里勾畫出的完美,恰恰是痛苦的根源。我們否定自己,無法接受現(xiàn)在的狀態(tài),甚至不能容忍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

嶄新的人生篇章

你和周遭社會--你的信仰、父母、子女、伴侶,包括你自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其中最復雜的是你和自己的關系,它包含了自我認知、自我感受和信仰。這就是所謂的個性。它會時刻提醒你:做真實的自己,執(zhí)著于信仰,行力所能及之事,區(qū)分真實和虛幻,把握事情的可行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