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就是要先讓自己的身體從煩躁中靜謐下來。在空靈的寂靜里,即使有一些思緒在腦海里漂浮、幻滅,也能獲得一種心如止水的平靜。平靜,即使是簡單的平靜,也能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美麗。
一切都起于默默,源于默默。也許我們的確應學會默默地思考、懷想。
靜坐,是靜心,也是凈心。要讓靈魂清除一切雜念,游離于世俗的羈絆,進入自由的境界。境由心生。靜坐之靜,來自于自己的靈魂深處。因此,靜坐之時,一切于己無益、于人無用的事情,通通被放到一邊。唯此,才能獲得心靜、心凈、心境。
靜坐到一定程度,會發(fā)現(xiàn)那潺潺的水聲,那動人的鳥鳴,那鮮花的清香,那溫柔的風兒,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諧。將那些自然之美銘記于心并成為我們永遠的感動吧!自然與本真,本來就密不可分。
有位學生在談自己的靜坐經歷時說:
初靜坐時,感覺思緒萬千。但是每條思緒,當接近內心的時候,又似乎靜止在那里,讓我感覺不到它到底是什么。感覺像是自己在伸手向萬丈深淵抓一個正在落下的小球,怎么也抓不到。大約過了 3分鐘,突然想起自己開學以來的行為,好懶散,好墮落,和上半學年的自己完全不同,突然很慚愧。之后又想到馬上期中考試,還沒做復習云云,想起自己應該好好學習了,之后又是一片空白。大約過了幾十秒,鬧鐘響了,睜開眼,又是新的世界。
這位同學對靜坐的反省相當細致,不過顯然,他思緒太亂,還沒有找到感覺。古人云:
至道之要,
至靜以寧其神,
精思以徹其感,
齋戒以應其真。
([宋 ]玉蟾《海瓊白真人語錄》)
這段話的大意是:真正的安靜,是指靈魂從根本上得到了安寧。有了這種安靜,方可對生命的本質作深刻的思索,領悟其中的真諦,從而洞悉人情事理,對萬物皆有心靈感應。一直以來,由于沒有安靜下來,渾渾噩噩,仿佛失去了自我。通過齋戒和靜坐,終于體驗到自我的真實存在。
按照古人的一種思想,“靜”代表生命的本源,“動”好比是本源的延伸。因此,靜坐實際上是讓我們回歸生命的本源狀態(tài)。老子《道德經》上有“歸根日靜”的說法?!吨芤住は缔o》中從動靜關系的角度論述了乾坤變化的本質特征,北宋學者周敦頤把這一思想作了更精辟的發(fā)揮。他在《太極圖說》中把宇宙的起源說成是一個無極→太極→陰陽→……→萬物的衍生過程,而這一過程正是通過太極的動靜來實現(xiàn)的,即所謂“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的過程。他從動靜與宇宙衍化的關系出發(fā),得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的結論?!爸黛o”,可以說是以靜為生命之本。
從生命本源的角度來理解靜坐的意義,并不是說只要回歸寂靜就夠了。而且,這也不符合《周易 ·系辭》以及《太極圖說》所講動靜關系的辯證法。上面說,正是通過太極、陰陽、乾坤的動靜關系,才衍生了宇宙萬物。如果只有靜,沒有動,那就沒有變化,沒有生命的繁衍。我們現(xiàn)在的問題是成天忙碌不休,只有動、沒有靜,忘記了生命之本。
顯然,靜坐不是靜心的唯一途徑。我們可以泡一杯茶,沖一杯咖啡,聽一曲悠揚的音樂,使自己的心安靜下來,暫時把一切煩惱抑或是喜悅拋在腦后,靜靜地享受眼前的清茶、濃濃的咖啡、悠揚的曲子,這個時候你也許覺得全世界都靜了下來,自己全身心都放松下來了,簡直就是最大的享受了。你也許喜歡在運動和鍛煉的時候使自己放松下來,跑步、健身的時候,可以戴上耳機,盡情享受自己喜歡的音樂,使自己的心從平時的繁忙中解脫出來,給心靈一個安靜的空間,難道這不也是一種享受嗎?甚至不排除累了、煩了的時候去打一場球,雖然大汗淋漓,但是心靈得到了最大的放松,球場上只有籃球、籃筐、隊友、對手,一切俗事皆拋諸腦外,那也是一種“靜”,于“動”中體驗到的“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