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自作聰明,也不把別人當傻瓜(1)

拆掉人生的壁壘:聽季羨林講人生智慧 作者:逸儒


天下有沒有傻瓜?有的,但卻不是被別人稱作“傻瓜”的人,而是認為別人是傻瓜的人,這樣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季羨林

自作聰明的人通常都把別人當做傻瓜,所以他自己常常就是傻瓜。這是季老的論斷,也是這個世界告訴我們的事實。

正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拿王熙鳳作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既然是聰明,又怎么能自誤呢?這聽起來有點兒像個偽命題。其實,說到底,這聰明僅僅是小聰明,自以為是。在這種自己界定的眼界里看到的東西、盤算的邏輯,通常并不具備廣泛的適用性。所以,生活中充滿了貌似聰明、實則愚蠢的人。就像《三國演義》里盜書的蔣干一樣,他的全部聰明才智,在周瑜的智慧面前,不過是使他更完美地扮演了小丑一職。

《士兵突擊》里,蘭小龍安排了一個跟許三多完全相反的人物角色——成才。許三多有多蠢多笨,成才就有多聰明多機靈。而且,兩位當事人都難能可貴地認識到自己的特性,一個覺得自己笨到了家,另一個覺得自己是個聰明絕頂?shù)娜司?/p>

開始的確如此,蠢笨的許三多在軍隊中處處碰壁,成才則頗有些如魚得水的味道。他總是隨身帶著三種煙,最好的紅塔山給連隊領導,次點兒的紅河給班長,最差的春城給戰(zhàn)友。并且他認為這種聰明外交即使不能贏得全連隊的認可,至少也能贏得半個連隊的支持。結果,當他要離開連隊的時候,在大雨中為他送行的只有一個“呆子”許三多。

用北京人的話說,“誰也不會比誰傻兩秒”。成才的人生挫折正來自他三種香煙式的小聰明,而許三多的成功,相反來自他既蠢又笨的傻瓜作風。這個世界上,是傻瓜還是聰明人,有時是很難分清楚的,所以輕易不要給別人貼這樣那樣的標簽。免得一不留神,你就成了傻到冒泡的那一個,這種滋味可不好受。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演了一個著名的傻子福克斯·甘,他的媽媽有一句名言,叫做:“stupid is that a stupid does”,意思是做蠢事的人才是蠢人。自以為聰明的人,常常就是在一種自我良好的感覺中去做蠢事的人。但像阿甘這樣的人,本分地過自己的人生,他在智商方面低于一般人,但他卻一直在做對的事情,做聰明的事情,所以他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這并不是上天垂憐這個弱智者,而是對做對事情的人的獎勵。

這部電影,想來導演并不是要我們尊重弱智人士,更不是要我們認為所有弱智人士都有成為百萬富翁的潛能。而是告訴我們這些常常自以為是的聰明人,假如我們不去做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事情,或許我們早就成功了。

這個世界,或許根本就不需要那么高的智商。

真正聰明的人,我們必須承認,還是存在的,他們得上天寵幸,獲得非同凡響的天賦,就像王安石的老鄉(xiāng)仲永一樣,沒怎么學習就出口成章。但很可惜,他還沒來得及學會使用這樣的天賦,便“泯然眾人矣”了。但總有些人,學會了使用自己的聰慧,沒有泯然眾人,但他們卻常常是一副大智若愚的樣子。

一個流行頗廣的小故事,說美國第九屆總統(tǒng)威廉·亨利·哈里遜出生在一個小鎮(zhèn)上。他從小就是一個不愛說話且很怕羞的孩子,所以大家都把他看做傻瓜。鎮(zhèn)上的人們閑極無聊,就喜歡捉弄威廉這個傻瓜,他們的方法是將一枚五分硬幣和一枚一角硬幣丟在地面上,讓威廉任意撿一個,而威廉總是去撿那個五分的,于是大家便哄笑他的傻瓜行為,并以此取樂。

某天,一位善良的老婦人看不過去,便偷偷把威廉叫到一邊,對他說:“威廉,下次他們再這樣干你一定要去撿那個一角的,難道你不知道一角要比五分值錢嗎?”可是威廉卻說:“我當然知道,只不過,如果我撿了那個一角的話,恐怕他們就再也沒興趣扔錢給我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