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后,任正非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駕馭市場這條道路。他的生活方式從此也可以稱為他的市場方式,而他的市場方式則被注入了一種“生活”的氣質(zhì),是鍥而不舍的,也是生動活潑的,是默默無聞的,也是驚天動地的,是充滿豪情和壯語的,也是實實在在頗有收獲的。這種生活—市場方式的形成,讓他在生活中再也不去抱怨。他將本該有的抱怨升華到尋求解決辦法并最終解決問題上。除了心系市場,他沒別的事情可牽掛。對于任正非來說,別的事情可有可無,可以不計較、不講究,也可以輕松隨意地對待,可以以享受的態(tài)度去體驗、嘗試。然而,只要是涉及華為與市場方面的事情,他總是格外認真、專注、積極、較真、全力以赴、全心全意,不容許自己和員工兒戲?qū)Υ?/p>
他看起來很享受這種生活—市場一體化的方式,他甚至不容許別人以任何形式去干擾它。那時,任正非出差經(jīng)常是一個人來回,從不興師動眾,也沒有餞行和接風(fēng)。員工們經(jīng)常目睹他一個人拉著行李箱從辦公室走出,叫司機抱上一紙箱《華為人報》、《華為文摘》、《匯報提綱》等資料放在后備箱,盡管已經(jīng)塞得很滿,臨了還要再塞一沓……然后就獨樂樂地去機場了—一個人出差是多么美妙,沒人打擾,沒有人在跟前殷勤、客套、唯唯諾諾,整個身心都是自由的,甚至可以為所欲為。一般他會在機場買上一本書或雜志,一上飛機就看—從深圳到北京要飛兩個半小時,他往往會用兩個小時看書—到了目的地再把書隨手送給別人。如果看書看累了,他就遐想用員工和客戶來分解市場。沒料到這一遐想就為自己想出了市場的本質(zhì)(當(dāng)然正因為是遐想,所以具備一定的不嚴謹,但這可以在實踐中調(diào)整、修正、細化、改正)。他心里想,員工是提供服務(wù)的人,是干事情的人,客戶是員工要服務(wù)的人,那市場的其他因素是什么?是黏合劑,包括他本人在內(nèi)的其他一切都是黏合劑,使員工和客戶牢牢地黏在一起,然后構(gòu)成市場,而他自己頂多是最主要、最重要的黏合劑。崇尚科學(xué)救國的任正非這樣非科學(xué)地理解、分解市場,倒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但是細想一下,這樣做至少使市場保持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市場在華為沒有像在經(jīng)濟學(xué)家、管理大師的著作中一樣,成為一個他者、客體和概念,而是一種內(nèi)在于企業(yè)家的東西。
這樣來理解市場,市場便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東西,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這是任正非了不起的地方,看來他真和創(chuàng)辦華為以前的他一刀兩斷了,簡直是脫胎換骨重新做人了,而且脫得那么徹底,換得那么絕對。后來進入華為的員工,以及佩服任正非的人,始終未能真正理解他,他們佩服他卻始終不得其門,這種現(xiàn)象后來還蔓延到社會、商界。原因無他,他們不可能—在思維方式和氣質(zhì)上—像任正非那樣理解市場。對于任正非,我們可以學(xué)的很多,可是只有那些能在氣質(zhì)上、思維方式上領(lǐng)悟到一些東西的人、在生活方式上感受到某種共同點的人,才會真正有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