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把市場當做自己的領地絕不是任正非靈光一閃想到的,而是與他過去的經歷和積累息息相關,既有時代的原因,也有個人成長的原因。很可能,任正非“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的思想,得歸功于任正非在深圳市南油(集團)有限公司的“毀滅”—之所以用這個詞,是因為我聽說任正非當時在深圳市南油(集團)有限公司待不下去了。雖然我明知道那是八卦,并不怎么信,但我想應該是有什么事讓他難以再待下去了,所以用了這個極端點的詞—這種毀滅以及毀滅后的摸索,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的新生。他新生后,就坦坦蕩蕩地下海來到了市場—這一次絕對是他自己主動找到它的—創(chuàng)辦了華為。
雖然沒有人知道這個階段任正非的任何情況,但是我相信這個階段對他的影響非常巨大。我一直在醞釀以這個時期的他為原型去虛構一個故事,但一直苦于沒有什么素材而難以啟動寫作。有一次,我記得是2005年,美國前貿易代表坎特被邀來華為訪問,當坎特問任正非華為怎么會有這么好的思想、華為是如何開始這一切的,任正非回答說,當時在國有企業(yè),不了解商品經濟,上當受騙了,因為親身體驗到了商品經濟的威力,于是拼命學習有關商品經濟的一切……
類似的話他在別的場合也講過?!稗D入地方后,我不適應商品經濟,也無駕馭它的能力,一開始我在一家電子公司當經理,也栽過跟頭,被人騙過。后來我也是無處可以就業(yè),才被迫創(chuàng)建華為的。華為的前幾年是在十分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起步的?!睘槭裁次胰绱恕爸匾暋比握堑倪@個階段?無他,一種直覺告訴我:正是在這個階段,任正非終于找到了市場這個比人治、比人為斷定一個人的前程更為客觀的東西,終于在市場那里找到了自己的“領地”。這是我主觀推斷的,并沒有事實證明。我發(fā)現(xiàn),任正非的整個下海生涯和對市場的透徹把握,在創(chuàng)立華為之后是一貫的、持續(xù)的,也是全面的、全方位的。他從一開始就呈現(xiàn)出明顯高人一等的冷靜心態(tài)和經營境界,而不是那種漸進的、反復碰撞、交學費、磨合出來的。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創(chuàng)業(yè)前夕所經歷的事件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個推論、猜想,并不能去證實。我只是想說,在創(chuàng)立華為之后,任正非就開始了人生表演—以市場為舞臺、為領地,他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