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萬事皆有例外。自赫德里安教皇以來,只有一座古羅馬的宗教建筑未遭破壞和改造,那就是古羅馬的萬神殿。顧名思義,萬神殿是為了祭祀古羅馬眾神而建造的。萬神殿是建筑史的一個奇跡,巨大的穹形屋頂的直徑有142英尺,穩(wěn)穩(wěn)的坐落在22英尺厚的墻壁上整整1800年。我們可以看出來,當時的古羅馬建筑師已經懂得混凝土技術,并知道怎樣處理龐大的屋頂帶給墻壁的壓力。但是可惜的是,就是這樣一座教堂也難逃被改造的命運,公元609年,萬神殿被基督教徒改造成了基督教堂。
但是,也有例外,羅馬的萬神殿就是其中之一。萬神殿是自赫德里安教皇時代以來惟一一座完好保存下來的古羅馬的大型宗教建筑,雖然這座神殿如同它的名字一樣,是為了祭祀所有的眾神而建造的,但是在公元609年,它還是被改建成為了一座基督教堂。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萬神殿那直徑142英尺的巨大穹形屋頂聳立在厚達22英尺的高墻之上,并整整支撐了1800年,這的確是一件很讓人驚嘆的事情。當然,我們知道那時羅馬的建筑師們已經掌握了使用混凝土的技術,并通曉如何設計那些圍墻,使之有足夠的強度來支撐屋頂巨大的壓力。
即便是這樣,基督教徒們還是很避諱和萬神殿發(fā)生聯(lián)系,他們更愿意重新建造真正屬于新宗教的教堂。事實上,他們如愿以償了,但可惜的是,他們受傳統(tǒng)建筑風格的影響太深了,缺乏足夠的創(chuàng)新意識,導致他們的教堂仍然如古羅馬的法院般,像一個長方形的盒子。較之建筑風格,基督教徒對教堂內部的改動可謂很大了,當然也是因為不得不改。原來放置法官長椅的位置,即教堂后面的中央位置,成為主教的位置;原來用于貿易的中央大廳成了基督教徒的聚會場所。
盡管如此,只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基督教徒還是會盡量避免與這些舊宗教的神殿產生任何的瓜葛,他們寧愿重新修建一座新的教堂。他們確實這么做了,不過遺憾的是,他們對新教堂的設計缺乏充足的想像力,他們的建筑思想還沒有能夠擺脫舊式建筑的影響,所以他們的新教堂也未能逃出古羅馬長方形會堂的模子。不過,他們改動了建筑內部的-些布局,當然這些改動是很必要的。主教的位置占據了教堂半圓形的后殿中央部位,也就是原來羅馬法官坐在長椅上進行審判的位置,而基督教徒們的聚會則在大廳的中央部位進行,這部位也是當年羅馬商人們談生意的地方。
對于教堂中的交叉通道,我們無法作出解釋。這種交叉通道在每一個教堂中都可以看到,也是現(xiàn)代教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梢哉f,如果沒有這種交叉通道,那教堂就算不上真正的教堂。8世紀時,拜占庭的建筑師設計出這種教堂,后來逐漸傳至法國,再后來又傳到整個歐洲,從那時起,交叉通道便成為教堂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至于教堂的交叉通道是用來干什么的,我們不得而知。不過這個交叉通道卻是現(xiàn)代教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任何一個教堂里都可以看到,如果沒有這樣的交叉通道,一個教堂簡直不能成其為教堂。這種教堂設計是8世紀時期由拜占庭建筑師所發(fā)明的,后來又經由位于威尼斯的圣馬克通道傳到了法國,以至整個西方世界,從此這種交叉通道的設計便成為了基督教堂建筑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