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的開端,是曹魏時代,從曹魏時代一直到司馬昭專權,這非但不是一個崇尚自由的時代,相反是中國歷史上一段著名的黑暗時期。這時期的主要特點,一是對言論的扼殺,一句不合時宜的言論,就有可能遭到陷害;二是對世家大族知識分子的打壓,就算你不犯錯誤,也會被扣上種種罪名。在那個年代里,老實巴交的人,有可能會招禍,率意天真的人,同樣可能會招禍。以竹林七賢為例,其中著名的嵇康,就是因為行為的傲慢,得罪了當時的權貴鐘會,以至于最后招來殺身之禍。這樣一個對知識階層高度恐怖的黑暗時代,遠遠不是許多后人心中想象的那一般美好。
魏晉的動蕩,讓世人惶惶不可終日,他們有太多抱負和理想想要實現(xiàn),可世態(tài)的紛亂和集團的傾軋,世人在不放棄品格和原則的堅持下,能做的僅僅是思考如何避禍保身。還有什么比生命還重要?他們只是祈求在烏云籠罩下的世界里,哪怕是僅有的一刻時間里,那云霄深處的光亮能夠從密布的烏云中穿透下來,給他們照亮前行的路,好讓他們去追尋那一絲絲生的希望。他們活著,或不如說他們還在堅持,始終在努力探尋生的價值。一旦頓悟,死亦何懼?權杖環(huán)伺,那虎視眈眈的禮教下,他們行走著屬于自己的路,吟誦著屬于自己的詩詞,他們無畏卻無奈,他們只是以世人難以理解的方式來詮釋有種精神叫自由,有種精神叫浪漫,有種精神叫放浪形骸。
從表面上看,選擇一種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在一個政治高壓的年代里,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但俗話說得好,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放浪形骸,就是危險的專制下,一種百分百安全的避難。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在這個問題上也有精辟的論述:“在法西斯統(tǒng)治的年代里,想要活下去,要么成為一個傻子,要么成為一個瘋子?!倍谥袊饨ㄉ鐣臉O度專制時期,裝瘋或者賣傻,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明哲保身之術。以后來明朝朱元璋時代高度專制為例,在當時連興胡藍大案,全國遭屠殺的官員士子過萬的大恐怖下,就有官員裝瘋賣傻,以求保得平安。有一個御史為了逃禍,在家中裝瘋,甚至當著朱元璋派來的官員的面,大口大口地吃狗屎,他的“犧牲”最終換來了朱元璋對他的赦免,畢竟任何一個殘暴的統(tǒng)治者,在性格上都是極其自大的人,他們不會和一個瘋子或者一個傻子一般見識,君主也不例外。所以從司馬昭時代開始,越來越多的魏晉士人開始選擇了瘋子一樣的行事方式,比如阮籍的醉酒,向秀的當街行為藝術,都是一種避禍的手段。阮籍在一次耍酒瘋之后,深夜寫下了痛苦的詩篇,里面說自己每天就是靠著酒精來維持生活,只有在酒精之中,才能真正消除長期以來心中的不安。這其實正是這時代許多魏晉知識分子的共識,為了能夠獲得永遠的安全,魏晉的知識分子們,越來越多地選擇了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