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壹
亂世野墳哭悠悠
一 亂世癡兒
魏晉亂世一個癡兒的故事,或許應(yīng)該從公元675年中國江西南昌贛江濱的一場豪門飲宴說開去。
此時恰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盛世——初唐時代。經(jīng)歷了大唐開國后兩代人的勵精圖治,這時候的中國,已經(jīng)是雄踞東亞大陸的最強帝國。其治下的中國百姓,早已告別了之前數(shù)百年南北分裂戰(zhàn)亂的苦難,享受著和平繁榮的生活。這時代的中國人,即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比起先前魏晉南北朝時代烽火連天的苦難歲月,可以說是“生在紅旗下,長在蜜罐中”。
這場飲宴的成員,就是那些“長在蜜罐中”的上等人。參加宴會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同凡響的顯赫背景,或是豪門貴族家的“官二代”“富二代”,或是享譽當時的“時尚文化人物”,再就是政壇地位顯赫的名流們。飲宴的地點,是一座歷經(jīng)十數(shù)年竣工的豪華樓宇,飲宴的主持人,就是當時江西的父母官——洪州牧閻伯嶼。這是一場高檔次的聚會。
既是高檔次的聚會,必有高檔次的主題:為這棟新落成的豪華樓宇,寫一篇高品質(zhì)的文章。這是唐朝“上流社會”的聚會風俗,也是才子們一展身手的時候。寫好了一夜成名,甚至名垂青史,理想很美好,現(xiàn)實很殘酷。這么重大的主題,早已“內(nèi)定”了人選:洪州牧都督閻伯嶼的女婿。人家盡了東道,自然要給面子不是?所以飲宴開始后,閻伯嶼虛情假意地邀請來賓們揮毫潑墨,來賓們也虛與委蛇地婉言謝絕,一心就等著閻伯嶼的乘龍快婿出風頭了。都是場面上的人,得識相。
然而世事總有意外,卻還真有個不識相的年輕人。閻伯嶼邀請到他那里,非但不婉言謝絕,反而大模大樣的揮毫潑墨。這么不上路,自然招了眾怒。年輕人穿著尋常,大家高談闊論的時候,不顯山不露水,也不知什么來路。但再有來路,不上路也要挨罵的。閻伯嶼嘴里不說,來賓們卻看不過去了,年輕人寫一句,圍觀群眾就噓一句,再華麗的辭賦,也雞蛋里挑骨頭似的找毛病,從開頭一直找到中間。年輕人接著寫,背后的挑刺聲愈高,惱火女婿出不了風頭卻還要保持風度的閻伯嶼,臉就拉得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