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體質的變化決定健康的變化

中醫(yī)體質養(yǎng)生 作者:傅杰英


 

每個人的體質都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但是也具有一定范圍內的動態(tài)可變性、可調性。正因為體質的相對可變、可調性,才使體質養(yǎng)生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通過調養(yǎng),使體質向好的方面轉化。

體質養(yǎng)生就是順應體質的穩(wěn)定性,優(yōu)化體質的特點,改善體質不好的變化和明顯的偏頗。體質決定了我們的健康,決定了我們對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決定了得病之后的反應形式以及治療效果和預后轉歸,所以體質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0

不同體質的人,對不同的疾病具有易感性。比如說痰濕體質的人,就特別容易出現(xiàn)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或者容易出現(xiàn)高脂血癥、高血壓、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氣虛的人,容易出現(xiàn)低血壓、低血糖、內臟下垂、慢性炎癥、貧血等,對于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差。陽虛的人,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各種痛證、痹證、水腫、不孕不育等。陰虛的人常內熱上火,易感受熱邪,常見咽喉疼痛、失眠、便秘、煩躁、泛酸等。瘀血的人容易罹患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各種痛證等。因此養(yǎng)生要因人而異,有的放矢,體現(xiàn)個體差異,絕不能所有的人都按照相同的方法養(yǎng)生保健。養(yǎng)生要看你的生命之樹根植于什么土壤,是肥沃滋潤還是相對貧瘠,是缺水干燥還是水多潮濕,是偏寒還是偏熱等。

了解自身的體質,就可以和自己的身體對話,傾聽生命的吟唱,觸摸生命的韻律。關愛生命,呵護體質,我們就會有一個良好的生命體驗,走過健康和幸福的一生。

體質也應該是醫(yī)生認識生命、認識人體、認識疾病、制定治療原則和維護健康的一條思維主線。醫(yī)生所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病人,一個鮮活的生命,這個人有著復雜的生活背景,有著獨特的生活飲食習慣,有著與眾不同的性格心理。作為醫(yī)生,要關注患者生命的整個過程,不僅是疾病狀態(tài),還有病前狀態(tài);要關注人生的病,更要關注生病的人。

疾病只是生命過程中的一個插曲,它是從哪里來的?從不良體質、明顯偏頗體質中來。而不良體質和明顯偏頗體質又是從哪里來的?主要是從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性格心理和不良的生存環(huán)境中來的。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恣情縱欲,放縱自我,不呵護體質,就會得病。如果醫(yī)生不關注患者的體質,就會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抓住“標”而失去“本”,甚至會把一些簡單的疾病治成復雜的疾病。我自己就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教訓。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焙亲o體質、調整體質、關愛體質,精心耕耘生命之樹根植的土壤就是“治未病”,可以預防疾病的發(fā)生或減少疾病,預防疾病的加重和復雜化。關注體質會為臨床治療帶來新的思路。

講到這里,大家可能對體質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感覺,有的人就會想對號入座,看看自己是虛的體質,還是實的體質,是偏熱的體質,還是偏寒的體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