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人文主義的始祖,是全世界第一個對人有自覺的人。他關(guān)注人的命運,關(guān)注人的價值,關(guān)注人的意義,關(guān)注人與心的和諧,關(guān)注人與人的和諧。而使人與心和諧,人與人和諧的途徑就是教化,通過教化使自然人變?yōu)槔硐肴藙t是孔子學(xué)說的追求??鬃拥睦硐胧且固煜孪楹?,天下祥和的基礎(chǔ)便是人的素質(zhì)的提高。通過人的改造提升達到社會和美的學(xué)說即是孔子的學(xué)說——仁學(xué)。
誠敬的顏回
歷代帝王紛紛賜予孔子封號,諸如唐太宗李世民尊孔子為“先圣”,后又改稱為“宣父”。唐高宗李治尊孔子為“太師”。唐玄宗李隆基稱孔子為“文宣王”。宋真宗趙恒尊孔子為“玄圣文宣王”。元成宗鐵穆耳尊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朱厚熜改稱孔子為“至圣先師”。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加號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民國年間,國民政府派官員祭祀孔子,祭文仍稱孔子為“大成至圣先師”。后世認為孔子是圣人中最偉大的,所以稱他為至圣。后來,在孔子以下還列了另外四位儒家的圣人,供在孔廟,稱為四配。第一位是顏回,被稱為復(fù)圣;第二位是曾子,被稱為宗圣;第三位是孔子的孫子子思,被稱為述圣;第四位是孟子,被稱為亞圣。現(xiàn)在,我們主要介紹一下復(fù)圣顏回。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史記》里說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而且有十幾位弟子成就很高。在這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中,有個人是孔子特別喜歡的,這個人就是顏回。
當別人問孔子其弟子仁不仁德的時候,孔子都說不知也。什么叫“不知也”呢?圣人說話是很含蓄的,他不會直白地說你不仁德,而是說他不知道,說“不知道”意味就深長了。比如一個家長來學(xué)校開家長會,問老師:“我的孩子怎么樣?”老師說:“搞不清楚?!憋@而易見,老師對這個孩子肯定是有微詞的,只是沒有明說而已。
孔子的弟子子路勇猛精進,忠誠耿直,是個很了不起的人。有人問孔子:子路仁不仁德??鬃诱f不知也。有人問孔子弟子冉求、公西赤仁不仁德,孔子仍說不知也。這幾個弟子都是孔子頗喜歡的弟子,但孔子對他們都還有微詞。只有當別人問到顏回的時候,孔子一口一個“賢哉回也,賢哉回也”,不斷稱贊。在孔子的心目中,真正領(lǐng)會他的道的,只有顏回。
顏回又是個什么樣的人呢?顏回字子淵,所以又被稱為顏淵,只活了三十二歲。自漢代起,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是孔子早年弟子當中悟性最高的一個。
孔子的弟子可以用早年的和晚年的來劃分,像顏回、子貢、子路等都是孔子早年的弟子;像曾子、子張等都是孔子晚年的弟子。對于顏回的評價,孔子在《論語·為政》篇中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币馑际钦f,我和顏回說了一天的話,可是他好像很愚鈍地坐在那里,什么都不說,只是點頭。但當他退下去,我再觀察他所做的事,發(fā)現(xiàn)他不僅把我說的話全部聽進去,而且他還把我講的那些道理加以更深刻的闡釋,所以他真正地發(fā)揚了我的精神?!叭缬蕖辈皇钦嬗蓿峭獗硐褚粋€愚笨的人,就是老子所說的大智若愚。
只有具備了最大智慧的人,才可能看起來像個愚笨的人。如果一個人看起來非常機靈、聰明、夸夸其談,那么這個人不一定很聰明。半壺水響叮當,滿壺水是不響的。顏回在孔子身邊,從來都是少言寡語的,看起來顯得有點遲鈍?!墩撜Z·子路》篇里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一個人樸實、言語謹慎,就接近于仁者了。顏回就有這樣的一種精神氣象。
《論語·先進》篇中孔子還說:“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本褪钦f顏回不是一個能夠?qū)嶋H幫助我的人,可是他對我說的話沒有一句不喜歡的。我們怎么理解這句話呢?有些人說孔子就喜歡聽他話的人。其實并不是這樣,因為一個弟子如果能對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深信不疑,都深深地贊美,那說明他對老師的話有了最深切的理解。所以孔子是把顏回視為知己的。能做孔子知己的人,那已經(jīng)是具有相當?shù)木窀叨攘恕?nbsp;
現(xiàn)在的學(xué)校常常鼓勵學(xué)生在課堂上多提問題,多批評老師。實際上,一個學(xué)生在求學(xué)的過程中,只有入乎其內(nèi),才可能出乎其外。所謂入乎其內(nèi),就是深入地學(xué)習(xí)體會;出乎其外,就是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一個人只有對老師所講的道理和學(xué)問,深入地研究、長期地思考,才可能提出深刻的問題,進而至于有所批評。如果老師剛說完上句,你就接下句,那說明你很浮躁。你根本沒有進行深入思考,怎么能夠隨隨便便提出批評呢?儒家所培養(yǎng)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備誠敬之心,要誠懇、敦厚、尊敬師長。顏回就是這樣的人。
顏回誠敬地聽孔子的教導(dǎo),然后深入地去思考,并有所領(lǐng)會。子貢是孔子弟子中最有錢的,富可敵國??鬃又苡瘟袊?,子貢可以給他出錢;子路是個勇士,勇猛善戰(zhàn),在周游列國的路上,可以時刻保護孔子。這些人都是實實在在能夠幫助孔子的。顏回呢?孔子說:“非助我者也?!彼趯嶋H的事情上,好像對孔子沒有多大幫助。但是孔子仍舊稱贊顏回,為什么呢?就在于“于吾言無所不說”,他對于孔子說的話沒有一句不喜歡、不贊美的。西方著名哲學(xué)家黑格爾在其代表作《小邏輯》中說:精神的內(nèi)在核心是思想,并且只有精神才能認識精神。廣言之也就是說只有智慧才能認識智慧,只有思想才能認識思想。像孔子這樣的圣人,擁有無上的智慧,顏回對他深信不疑,無所不從,說明顏回也具備了極高的智慧,這才是孔子深深稱贊他的原因。
《論語·公冶長》篇講,有一次孔子問子貢:“女與回也孰愈?”你和顏回比起來,哪個賢惠一點呢?子貢說:“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笨鬃诱f:“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子貢說顏回聽到一就知道十,他聽到一只知道二,怎么敢和顏回相比呢?聞一知十,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悟性,就是舉一反三的能力。顏回悟性極高、極聰慧,而表面上又顯得很愚笨。一個人雖然外表愚鈍,但內(nèi)心崇高,就是一個真正聰慧的人。
《易經(jīng)》里有一卦叫謙卦,其卦象是瘙棶,下邊是艮卦,代表一重高山,上邊是坤卦,代表一片平地。也就是說,真正謙虛的人,內(nèi)心要像高山一樣崇高,他的精神、品格、學(xué)問都像高山,可是他的外表卻像大地一樣平整、低下,謙卑得簡直像個愚鈍的人。這就是顏回的精神狀態(tài):內(nèi)中像高山,外在像平地。
孔子除了稱贊顏回誠敬、悟性高之外,還稱贊顏回好學(xué)。在《論語》中記載了兩次孔子對顏回好學(xué)的稱贊?!墩撜Z·雍也》篇里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xué)?”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xué)者也?!薄墩撜Z·先進》篇里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xué)?”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魯哀公和魯國的季康子都去問孔子:你的弟子里邊哪個最好學(xué)呢?孔子說是顏回。在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中,孔子說只有一個顏回好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