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說,洪秀全的世界觀,已經發(fā)生了強烈地震,對科舉的向往,對孔子的崇拜,已經被對上帝的膜拜所取代。
也許,這是梁發(fā)始料未及的結果,自己的辛勤耕耘,終于有了一個重量級的鐵桿粉絲。
洪秀全對《勸世良言》的珍愛,的確可以告慰梁發(fā)的瘋狂付出。有人向洪秀全借閱這本書時,他會一再叮囑,一不準擅自修改,二不準做批注,三不準做記號。他認為,這樣做是對上帝的褻瀆和無禮。
當然,對《勸世良言》的攻擊,更是犯了洪秀全的大忌。一次,有人殺雞備飯招待洪秀全,席間,主人對書中觀點進行了批判,洪秀全當即拂袖而去。
這本小冊子,恰似洪秀全生命中的蝴蝶,使他從一名落魄書生搖身一變成為拜上帝會教主,繼而成為名震寰宇的一代天王。
這本小冊子,也是中國近代史的蝴蝶,清政府的軍隊和軍制因之而改變,漢人武裝開始登上舞臺,成為近代軍閥的肇始。
歷史的魅力在于它充滿了偶然性。不經意間的小事,往往能改變歷史軌跡,這大概就是人類社會的蝴蝶效應吧。
最可怕的,是人心的改變;最重要的,是觀念的更新。
1843年7月,某天。
這是平凡的一天,也是不平凡的一天。
這一天,洪秀全自己進行了洗禮,成為拜上帝教(又稱拜上帝會)的第一人!
為避爺火華(現(xiàn)譯作耶和華)之諱,為預兆自己成為人中之王,他正式改名洪秀全。
這一天,拜上帝教成立了(暫時還是光桿司令)!
人多力量大!當務之急是要拉人入伙,發(fā)展信徒,方能成就大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