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的蝴蝶效應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說過,一只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后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歷史長河的流淌也是如此,上游的連綿小雨,也許會給下游帶來滔滔洪流。
洪秀全人生長河中的蝴蝶,是一本平凡而奇特的小書--基督教發(fā)燒友梁發(fā)所寫的《勸世良言》。
他的“上帝授命”之夢,也與此書有著莫大關(guān)系。
親不親,中國人?!秳袷懒佳浴分猩l(fā)著的濃烈的中國味,讓洪秀全倍感親切。
梁發(fā)在書中的一番議論,引起了洪秀全的強烈共鳴:“近來之世代,士農(nóng)工商,上下人等,各用自己之意,做出無數(shù)神佛之像而拜求之……誠為可笑,亦實可憐。即如儒釋道三教,各處人尊重者,即如儒教亦有偏向虛妄也,所以把文昌、魁星二像,立之為神而敬之,欲求其保庇睿智廣開、快進才能、考試聯(lián)捷高中之意。然中國之人,大率為儒教讀書者,亦必立此二像奉拜之,各人亦都求其保佑中舉、中進士、點翰林出身做官治民矣。何故各人都系同樣拜此兩像,而有些自少年讀書考試,乃至七十、八十歲,尚不能進黌門為秀才呢……難道他不是年年亦拜這兩個神像么?何故不保佑他高中呵?”(《勸世良言》卷一)
梁發(fā)的這段發(fā)言,簡直就是指著洪秀全說的:你天天無比虔誠地崇拜文昌和魁星,希望他們保佑你科舉高中,可是為什么你考了這么多次,連個秀才都考不上呢?難道你們不夠虔誠嗎?可是結(jié)果怎么樣呢,不還是學到老,考到老,考不好?勸你還是醒醒吧,聽聽我的良言吧,別把美好青春年華白白浪費,難道你要堅持到七八十歲才能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