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范曾自述》:阿翁吟(1)

范曾自述 作者:范曾


阿翁吟

清同治、光緒年間中國出了不少詩人。其中能稱巨擘者有曾祖范伯子及陳散原、林紓諸人。范、陳兩老相契,遂結(jié)兒女姻緣,近代頗享大名的畫家陳師曾便是范伯子的女婿。對于范伯子的詩,陳散原評為:“蘇黃以下,無此奇人。”伯子也自詡云:“我與子瞻為曠蕩,子瞻比我多一放。我學山谷作遒健,山谷比我多一煉。惟有參之放煉間,獨樹一幟非羞顏。徑須直接元遺山,不得下與吳王班?!?/p>

范伯子為我曾祖,祖父范罕亦以詩名。至父親范子愚先生,頗不墮家聲,精于音律,善古文辭章。我與二兄范臨、長兄范恒幼承庭訓,亦皆能詩。

父親少聰慧,1910年(宣統(tǒng)二年)隨祖父游學日本,初讀五七言詩,學作短句,他留下的一首最早的詩,當作于此時。這首詩題《夜雪》:

昨夜一更盡,凄風入枕來。

殘燈留暗影,窗外白皚皚。

他自題于詩后云:“時庚戌年十二隨大人留學日本?!笔q的少年,對家國興亡只有蒙眬的感受,父親在以后的述懷詩中,對此有所追憶:“我生之初,天下滔滔。童年侍父,東涉風濤。蒼茫回首,故國飄搖……”

十三歲時欣逢辛亥革命,隨父回國。此時詩道大進,有“深秋處處風如水,更聽梧桐葉半殘”句,為鄉(xiāng)里詩壇斫輪老手所激賞。十六歲入中國大學預科,十九歲因父病返里。此后數(shù)年居家讀經(jīng)、史、古文詩賦,從此稍識先世家學。

祖父范罕與泰州學者繆篆先生同時留學日本。1921年繆篆先生長女繆鏡心年方十九,由于穎慧多才、品貌出眾,是閨閣中為世所矚目的少女。范罕先生謀諸摯友繆篆先生,雙方自愿結(jié)成秦晉之好。二十三歲的范子愚與繆鏡心結(jié)婚,門當戶對,一時江左傳為佳話??娮壬c魯迅先生同時執(zhí)教于廈門大學,任哲學系教授。魯迅先生曾在《兩地書》中描寫過一次教授的懇談會,有一位教授拍文科主任林語堂的馬屁,講林是教授們的父輩,繆篆拍案而起,拂袖而去。這幕頗富戲劇性的場面,正反映了外祖父剛直耿介的脾氣。據(jù)說范家的人都有些狂氣,而與范家結(jié)親的人家也多有傲骨,這不是狂上加傲了嗎?其實“傲”字與“狂”字并不可怕的,人們是往往把特立獨行、狷介不阿都歸入“傲”和“狂”的,“狂”而不妄,“傲”而不肆,大體還是一種可取的個性呢!

子愚先生婚后游幕安徽,兩年后求學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二十八歲返里,不復遠游。先后執(zhí)教凡三十余年,其中包括新中國成立后的十年。1959年退休,曾有漫游之志,1960年重游北京,人世滄桑,感慨良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