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節(jié):蟑螂的民主決策(1)

大象為什么不長毛:方舟子破解科學(xué)謎題 作者:方舟子


“小偷”如果僥幸活下來,長到4~5歲時,體形變得比較大,想要再當(dāng)“小偷”就不容易了。于是,它們改當(dāng)“騙子”了。這時,它們的體形和成熟雌魚相當(dāng),身體顏色也變得和雌魚一樣,看上去和雌魚很像。在“小資”夫婦開始交配時,它們冒充雌魚,模仿雌魚的迷人游姿,大搖大擺地游進(jìn)巢去?!靶⊥怠薄膀_子”至此完成了使命,不久就死了。它們從未過上“小資”的生活。一條雄魚是當(dāng)“小資”還是當(dāng)“小偷”—“騙子”,在發(fā)育的早期就已決定,這可能受遺傳因素的影響。

在發(fā)現(xiàn)周圍有“小偷”時,有的“小資”會懷疑巢內(nèi)的卵已被“玷污”,干脆離巢遺棄所有的卵或已孵出的小魚,任其自生自滅。有的“小資”雖然舍不得就此離巢,但是在遇到天敵襲擊時,它們不再愿意盡力保護(hù)卵、小魚。有時,“小資”雖然沒有覺察到“小偷”的存在,但是在小魚孵出后,發(fā)出的味道可能讓“小資”覺得不對勁,從而降低了保護(hù)小魚的意愿。

“小偷”—“騙子”能騙過“小資”,卻騙不過雌魚。但是雌魚不僅不進(jìn)行干涉,反而歡迎“小偷”—“騙子”的加入,它會產(chǎn)下比平時更多,能多達(dá)三倍的卵。既然“小資”一旦發(fā)現(xiàn)卵可能已受到“小偷”—“騙子”的“玷污”就不太愿意盡心守護(hù)卵,雌魚這么做豈不是在浪費(fèi)卵嗎?

原來,在同樣的條件下,“小偷”—“騙子”的后代長得要比“小資”的后代快。離巢時,“小偷”—“騙子”的后代的體長能比“小資”的后代長大約20%。而小魚體形越大,則生存率會越高。體形大的小魚更能忍受饑餓,更善于捕食,甚至躲過天敵的捕捉。在野外,藍(lán)鰓太陽魚的小魚的主要天敵是水螅。剛離巢的小魚大約有20%被水螅用觸須抓去吃,但是體形大的小魚就能躲過這一劫難。實驗表明,在遇到水螅捕食時,“小偷”—“騙子”的后代的生存率是“小資”后代的三倍。顯然,雌魚歡迎“小偷”—“騙子”,是在“計算”過利弊之后作出的決定。只要能留下自己的基因,雌魚才不管配偶是“小資”還是“強(qiáng)盜”、“小偷”、“騙子”呢?!靶≠Y”、“強(qiáng)盜”、“小偷”、“騙子”,都是傳宗接代的游戲中難分高下的策略,而雌魚才是這個游戲的最大贏家。

蟑螂的民主決策

洞庭湖邊鼠滿為患的時候,有一位時評家寫過一篇文章,很認(rèn)真地說老鼠的生命力如此之強(qiáng),我們應(yīng)該敬畏它。我不知道他說的敬畏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要搞一個拜老鼠教?那樣的話,還不如搞一個拜蟑螂教。蟑螂的生命力之強(qiáng),更值得“敬畏”:

它們幾乎可以吃任何有機(jī)的東西,連拌了老鼠藥的毒餌都可以成為它們的安全食品。在飽餐一頓之后,它們可以三個月不吃東西,一個月不喝水,還能活下去。把蟑螂的頭切掉,它們還可以繼續(xù)活上一周到一個月,直到死于脫水或饑餓。蟑螂的繁殖力同樣驚人,如果房間里跑來了一只雌性德國小蠊,在適宜的條件下,一年之內(nèi)它就可以留下十萬只后代。難怪一個房屋一旦有了蟑螂,就很難消滅干凈。也難怪蟑螂已經(jīng)在地球上生活了三億多年之久。比它更晚出現(xiàn)的恐龍早已滅絕,而它越活越滋潤。而且,三億年來形態(tài)沒有什么變化,三億年前的蟑螂化石看上去和現(xiàn)在的蟑螂沒有多大的不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