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有一年孟嘗君代表齊國出使五個國家,其中一個國家是楚國,楚王為了表現(xiàn)對孟嘗君的重視,就送了一件稀世珍寶給孟嘗君。這件稀世珍寶是一張床,一張用象牙雕刻的床。我們知道即使是一雙象牙筷子也是很珍貴的工藝品,楚王送給孟嘗君的卻是一張至少能睡下一個成年人的象牙床,這不僅是一件極具觀賞性的工藝品,而且也是一件奢侈豪華的生活用具,既能觀賞,又能睡覺。這樣的東西即使今天在國家級的博物館里也很難見到,因此無論在哪個時代都堪稱國寶。為了保證把這樣的寶貝安全地送給孟嘗君,楚王命令一位登徒負責(zé)押送這件寶貝去齊國,把這件寶貝送到孟嘗君府上。登徒是一個官名,這位楚國的官員接到了這個肩負楚、齊兩國友好往來的任務(wù),不僅沒有感到無比光榮,反而當場嚇了個半死,連續(xù)幾個晚上夜不能眠。象牙床不僅是國寶,而且是易碎的高價國寶,在運輸條件極其原始的戰(zhàn)國時代,把這件國寶毫發(fā)無損地送到千里之外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萬一在運輸?shù)倪^程中出現(xiàn)了閃失,登徒不僅可能傾家蕩產(chǎn),而且很可能會蹲大牢,甚至掉腦袋也有可能。登徒跟孟嘗君其實一點也不熟,楚王為了拉攏孟嘗君就讓登徒陷入了可能家破人亡的險境,登徒實在是冤枉。登徒想了很久,掰著手指頭算來算去也沒想清楚自己到底是得罪了楚王還是楚國的哪位大官,這事看起來很像借刀殺人,對于登徒來說真是無妄之災(zāi)。
后來這位登徒找到了孟嘗君手下一位名叫公孫戌的食客,請他出面救自己一命。但是在此之前這位登徒和公孫戌也沒什么交情,事到臨頭去求人,登徒只好一狠心把自己的傳家寶拿了出來。
登徒見到了公孫戌,開口說出了自己的苦衷,請公孫戌想辦法救自己,他說:“我是楚國的登徒,現(xiàn)在受命護送象牙床。象牙床價值千金,如果出現(xiàn)毫發(fā)的損傷,我就是賣兒賣女也賠不起。如果先生能想辦法讓我能免去這個任務(wù),我的祖先傳下來一把寶劍,我愿意把這把寶劍送給您作為酬謝?!辈灰f在兩千年前用馬車運輸一張象牙床去千里之外,就是今天運輸一張木床長途跋涉也難保不出現(xiàn)一點損傷,這位登徒的擔心絕對不是杞人憂天。“解鈴還須系鈴人”,登徒想來想去最后覺得只有孟嘗君能解開這個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繩索,但是孟嘗君級別太高自己夠不著,所以他決定找孟嘗君手下的食客來救命。
可以想象,公孫戌當時是孟嘗君身邊的紅人,所以登徒才會想到求他來救自己??梢栽趲浊晨屠锩婷摲f而出已經(jīng)很不簡單,在登徒的生死關(guān)頭能被登徒一眼相中抓住救命,此人的能量和讓人信服的氣質(zhì)可想而知。但是這種替人求情、幫人脫困的事誰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公孫戌既不是孟嘗君也不是楚王,他自己說了不算,公孫戌必須想辦法說服孟嘗君,然后讓孟嘗君說服楚王,最后才能替登徒解套。按照普遍的人情世故規(guī)律,面臨這個需要疏通兩位老大才能解決的難題,公孫戌應(yīng)該推辭一下才對。即使公孫戌真的想幫登徒,至少也應(yīng)該謙虛一下,最后半推半就作為難狀答應(yīng)下來才是老成穩(wěn)重的做法。如果事成不僅可以心安理得接受登徒的禮物,還落下一個救命之恩的大人情;如果事情不成,登徒也不好抱怨,至少也要落個盡力幫忙的人情。不過公孫戌的態(tài)度一點也不老成穩(wěn)重,他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yīng)了下來。按照通常的邏輯推理,公孫戌的態(tài)度可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如果公孫戌出面求情孟嘗君不準,最后登徒真被象牙床害得傾家蕩產(chǎn)、賣兒賣女,那么公孫戌的態(tài)度就是輕浮孟浪、不知天高地厚;如果孟嘗君被公孫戌成功說服,登徒免去了這無妄之災(zāi),那么公孫戌的態(tài)度就是豪爽仗義、胸有成竹。后來的事實證明,公孫戌屬于后者,所以他被載入了《戰(zhàn)國策》。
公孫戌敢于一口答應(yīng),很可能是在聽到登徒請托的時候就想好了怎么說服孟嘗君,并且很有把握能讓自己的老板接受自己的意見。公孫戌太了解孟嘗君了,要說服這樣的老板最重要的是高度,而公孫戌自信自己是個有高度的人。
公孫戌馬上去找孟嘗君,他問孟嘗君:“聽說您要接受楚國送的象牙床?”
孟嘗君承認了:“是?!?/p>
公孫戌說:“我希望您不要接受這個禮物?!?/p>
孟嘗君問:“為什么?”
公孫戌說:“那些小國之所以都愿意請您擔任他們的相國,是聽說您在齊國能扶危濟困,有存亡繼絕的仁義名聲。那些小國的英杰之士,都想將國家大事托付給您,心悅誠服地敬佩您的仗義,仰慕您的廉潔?,F(xiàn)在您接受了楚國的象牙床,那么那些我們沒有去的國家該怎么對待您呢?所以我希望您不要接受楚國的這個禮物?!?/p>
孟嘗君是一個位高權(quán)重、揮金如土的老大,象牙床雖然珍貴,但是在他眼里不過是個可以利用的資源罷了。孟嘗君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老大,不管是誰,如果有困難、有危險的時候能想起孟嘗君就是孟嘗君最大的幸福,這是一個非常純粹的古典式老大的夢想。古今中外的老大當中,有很大比例都是因為想當官發(fā)財才努力爭取當老大的,而孟嘗君是因為從老爸那里繼承了巨額財富和崇高地位所以才立志當老大,這就是層次和高度的差距。成為天下人敬仰的老大是孟嘗君的最大夢想,跟這個夢想相比,不要說象牙床,就是自己的老婆孟嘗君也可以豁出去。
按照公孫戌的邏輯,孟嘗君如果接受了象牙床就給其他小國的國君和杰出人才出了一個難題。我們知道中國的人情文化不僅強大而且精確,比如人們在參加朋友、鄉(xiāng)親的婚禮之前都要盡量評估其他賓客送的紅包里面有多少禮金,然后在可比較的參考標準上進行人情加減,最后決定自己該給多大的紅包。楚國把象牙床送給孟嘗君作為見面禮,如果孟嘗君笑納了,那么其他國家就不得不參考楚國的標準來準備給孟嘗君的禮物。問題是在戰(zhàn)國時代,楚國是個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不僅財力雄厚,而且盛產(chǎn)象牙等奇珍異寶,而其他國家卻很難拿出類似象牙床這種檔次的國寶級禮品來撐場面。這樣其他國家的君主在面見孟嘗君的時候就陷入兩難的境地,拿出的禮物不夠檔次有失國家體面,但是如果為了國家體面向楚國看齊就有可能透支國庫、增加納稅人的負擔。按照這種邏輯推理,孟嘗君接受一件奢侈的國寶級禮品就是難為其他的國家,尤其是難為那些處于發(fā)展階段的小國,而這樣的效果跟孟嘗君的夢想是南轅北轍、自相矛盾的。所以公孫戌的幾句話馬上打消了孟嘗君接受象牙床的念頭,當老大必須嚴格要求自己,那象牙床還是留給更需要的人去睡吧。
孟嘗君說:“好”,接受了公孫戌提出的拒收象牙床的建議。從前面公孫戌一口答應(yīng)登徒的請求來看,公孫戌雖然有高度、有口才,但并不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老成穩(wěn)重之人,這樣的人很難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所以當公孫戌聽到孟嘗君采納了自己的建議,公孫戌馬上面露喜色、志得意滿地站了起來,像一陣春風(fēng)一樣吹了出去。
孟嘗君是何等樣人,公孫戌臉上的表情告訴他公孫戌勸說自己拒收象牙床絕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事業(yè)那么簡單。事業(yè)說到底是老板的,就算員工覺悟高以主人翁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但是也絕不至于看見老板的進步就高興得像是自己要娶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