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杰三個人傻不拉嘰地站了一會兒,眼看那人一拐彎要不見了,這才拔腳追了出去。鄭杰在后邊喊:“長官,長官,請留步?!?/p>
軍官止了腳,回頭看三個人。
鄭杰說:“長官,謝謝你??!”
那人呵呵地笑道:“謝個啥啊,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誰還沒個崴腳的時候。還有事嗎?沒事,我得趕緊走了,部隊還有一屁股的事呢?!?/p>
鄭杰說:“長官,不瞞您說,我們兄弟三個從山東來的,來投奔八路軍一一五師,您能幫忙給指點一下路嗎?”
軍官說:“一一五師?誰讓你們來的?”
三個人被問愣了,支支吾吾了半天。
軍官說:“一一五師昨天就已經開拔了,你們不知道?”
三個人一聽,全愣了:“開了?”
二慶說:“我的天,那咋弄???”
鄭杰說:“長官,你們的部隊也去前線打鬼子嗎?”
軍官說:“當然了,我們是從四川來的,從廣元徒步跑到寶雞,又坐火車到這里,出關就是打鬼子的。只是臨時在西安待命幾天,等車頭一來,立馬就開拔?!?/p>
鄭杰說:“那太好了,長官,既然都是打鬼子,又都是中國人,投誰都是投,我們投你部隊吧,你要我們不?”
軍官哈哈大笑,說:“當然要了,怎么會不要,只是你們父母呢,這么小,他們放心?”三個人一聽這話,都低了頭,淚水開始在眼眶里打轉。
軍官似是看出了個中的緣由,說:“那好吧,你們三個我要了,跟我走吧?!?/p>
后來的幾天里,鄭杰才知道,他們投靠的這支部隊是川軍一二二師,師長就是后來聞名中外的抗日名將王銘章。而那個收留他們的軍官是一個少校營長,叫武志堅,武志堅的一營隸屬三四七旅,旅長李洪遠,該旅的前身是西北軍的一二六旅,后來由于一些內部恩怨,李洪遠帶著隊伍脫離了西北軍,投了川軍,被編入一二二師,依然是旅的建制。該旅雖然投靠了川軍,可依然保留著西北軍的戰(zhàn)斗作風,從兵到將,打起仗來,一個個天不怕地不怕,以敢打敢拼善打硬仗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