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動,立刻就行動?。?)

無所畏懼:羅斯福重塑美國的百日新政 作者:(美)亞當·科恩


珀金斯終于找到了圣約翰教堂,她和蘇珊娜穿過聚集在教堂外面的人群。教堂內的長椅上坐著羅斯福的家人、朋友、內閣成員及他們的家眷,大約有一百多人。大部分內閣成員珀金斯都不認識,只有少數在報紙上見過。在儀式開始前一刻,羅斯福在兒子詹姆士、母親薩拉和妻子埃莉諾的陪伴下,從側門進入教堂。由于腿部固定器的緣故,他的步伐顯得非常緩慢,一只手抓著詹姆士以獲得支撐。在儀式即將開始時,他在靠近側門的長椅上坐了下來。

羅斯福邀請皮博迪牧師做儀式的司儀。雖然曾為胡佛投過票,認為他才是“更有能力的人”,但皮博迪牧師仍然欣然接受了學生的邀請。禮拜儀式包括感恩祈禱,以表達對國家的敬意和對美好未來的祈求;皮博迪帶領會眾唱圣歌“先賢的信仰”;然后為新總統朗誦一段特殊禱文。羅斯福祈求上帝保佑“你的奴仆——美國總統當選人富蘭克林及其政府的所有成員”。儀式不足20分鐘就結束了。在退場贊美詩的旋律逐漸停止后,羅斯福依舊雙膝跪地,雙手蓋在臉上。其他禮拜者默默地看著羅斯福從地上艱難地站起來,珀金斯后來回憶說,他“轉過身沖著我們大家友好而慈愛地微笑”,然后從來時的側門離開。

圣約翰教堂很快變得空空如也。熟悉華盛頓的禮拜者都安排了汽車在外面等待,出來后就直奔就職典禮現場。珀金斯看到即將上任的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他從1907年開始就一直待在國會)和在華盛頓待得更久的海軍部長克勞德·斯萬森跟他們的妻子在等轎車來接,內政部長哈羅德·伊克斯和他的夫人及孩子們上了一輛轎車。其他禮拜者則紛紛乘坐出租車奔向市區(qū)。當人群散去時,珀金斯發(fā)現自己站在過道上一個男人的身邊。她在報紙上見過這個人的照片,他是亨利·華萊士——即將上任的農業(yè)部部長。

在許多方面,44歲的華萊士在美國鄉(xiāng)村的職能,正如同珀金斯之于城市。他將畢生精力都用在了擁護農民的權益上。鄉(xiāng)村的農民與城市的工人一樣,也飽受大蕭條的蹂躪,四面楚歌。與珀金斯離家追求人生使命不同的是,華萊士一出生就找到了自己的所屬。他代表華萊士家族第三代,主編了愛荷華州頗有影響力的期刊《華萊士農民報》。華萊士的父親在20年代也曾擔任農業(yè)部部長,而現在,他正追隨著父親的足跡前行。珀金斯加入羅斯福政府是為了推進失業(yè)救濟和公共工程計劃,而華萊士則是為了建立起政府對農業(yè)的補貼項目。他是“國內分配制”——一項為了恢復跌至谷底的農產品價格的方案——的主要倡導者。保守派認為國內分配制跟珀金斯提出的失業(yè)救濟計劃一樣危險。《時代》雜志的右傾主義編輯警告說“華萊士的激進思想,或許有待更為冷靜和保守的內閣成員的校驗”。

雖然有著一副鄉(xiāng)土氣息濃厚的外表,可華萊士絕不是從農村出來的鄉(xiāng)巴佬。為了研究農藝,他曾周游美國和歐洲,也曾參觀過父親任職的國家農業(yè)部。但從內心來說,他是科學家,比起在交通擁堵的城市里穿梭,他更適合滔滔不絕地談論雜交生物學。珀金斯正在為怎樣去就職典禮發(fā)愁,她沒有想到的是,勞工部有兩輛汽車專供官員外出使用。華萊士也跟她一樣?!拔覀兂鮼碚У?,對所有的安排都一無所知,”華萊士的妻子伊蘿后來說,“甚至不知道我們可以向農業(yè)部要一輛轎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