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率領二百多名衛(wèi)隊前往雪竇山。不時一襲長衫在山間小徑散步的蔣介石,對訪客表示已無意參與政治。事實上,蔣氏曉得國民黨少不了他。南京政府立刻發(fā)現(xiàn),沒有他,不能籌足經費運作,更不用談到恢復北伐軍事行動。翌年,蔣介石將奠定他身為現(xiàn)代中國領導人的地位,也一躍成為世界舞臺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他不久也將娶進一位家財萬貫、身世顯赫的妻子。蔣介石唯一憾事就是兒子不認他為父,成了政治上的敵人。
【注】
1.見盛岳 (Yueh Sheng),《莫斯科中山大學與中國革命》(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Moscow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堪薩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1971年版,第29頁。原書注5。
2.俄國歷史學家、中國問題專家拉林(Alexander Georgievich Larin) 1994年接受俄羅斯RTR電視臺紀錄片《易膚之人:經國先生特殊身世》專訪所述。原書注8。
3.余敏玲《俄國檔案中的留蘇學生蔣經國》,收錄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9期,1998年6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第111頁是余敏玲在俄國當代史文件保存研究中心編號530-4-49中找到的一封信。原書注22。
4.見克萊恩 (Ray S.Cline)著,《悼念蔣經國》 (Chiang Ching—Kuo Remembered), 1989年華盛頓美國全球戰(zhàn)略學會出版,第160至161頁。這本雜志可能是《國際評論》,參見潘佐夫(Alexander Pantsor)《由學生到異議人士:中國托派在蘇聯(lián),第一篇》(From Students to Dissidents: The Chinese Trotskyites in Soviet Russia, Part I ),載于1994年3月臺北國際關系研究中心出版之《問題與研究》,第118頁。原書注33。
5.余敏玲,前引書,第112至115頁。原書注35。
6.這份學生名冊曾在1994年俄羅斯RTR電視臺紀錄片中播報。1927年5月的一份文件顯示,米夫主張羈押馮玉祥子女,并稱馮弗能是蔣經國妻子。見注4潘佐夫《由學生到異議人士:中國托派在蘇聯(lián),第三篇》,第79頁。另,余敏玲于1998年6月26日傳真給本書作者,提到當年莫斯科的結婚方式。原書注37。
7.盛岳,前引書,第122頁。 《消息報》報道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生對上海清共事件的反應,提到蔣經國此一演講。原書注53。
8.1927年4月25日《時代周刊》(Time),第44頁。原書注54。
9.1994年俄羅斯RTR電視臺紀錄片曾引述這封信內容。原書注55。
10.盛岳,前引書,第131頁。潘佐夫,前引文,第二篇,第64頁。潘佐夫指出,蔣經國是中山大學學生中第一批退出托洛斯基反對派之一。蔣經國在哪一天作出決定,不詳??赡苁?月底,距上海清共事件只有兩個星期。蔣經國曾說他在4月提前畢業(yè),兩者對照有一致性。但是,我們也不排除,他可能是在7月份,武漢國民黨左翼人士與中共分裂之后,才決定退出托派。原書注59。
11.見1927年8月20日《真理報》。原書注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