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的關系之謎(2)

歷史上的多爾袞 作者:紀連海


諸位,也覺得是這個理。所以這就是我們講,為什么清朝那么多案,別的朝代怎么沒那么多。

它沒法有那么多啊。別的朝代不是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蒙古,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不到一百年就給他打回去了嘛,所以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那么現(xiàn)在,問題是太后下嫁它憑什么會成為清初大疑案中的第一個疑案呢?

考證這一問題的答案之前,我們首先需要考證這樣一個問題:

一個寡婦,嫁給了自己的小叔子,有什么值得我們大驚小怪的么?

這樣一個小小的小到不值得一提的芝麻大的小事,還能成為“清初四大疑案”之首?這些史學家們,放著天下那么多的大事不去研究,別是有點太自做多情了吧?即使不是有點太自做多情,也應該是有點什么另有企圖之類的吧!

您還別說,這些史學家們還真的不是什么自做多情!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絕大多數(shù)史學家們的想法是單純的,他們就是覺得既然歷史上有這么一個案件,作為史學家們就應該將這些疑案一一搞清楚明白,弄清楚他們的來龍去脈,以便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但是,客觀地說,也有極個別的史家研究這個案件,還真的是有點另有企圖!另外也有些史學家們研究這個案件,則是為了揭露這些陰謀!

“太后下嫁”憑什么成為“清初N大疑案”之首

觀眾朋友們,諸位覺得,一個寡婦,嫁給了自己的小叔子,是否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現(xiàn)象呢?

我再給您提個醒,這個寡婦是前任皇帝的妻子!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寡婦還是一個出身于蒙古族的女人!而這個皇帝呢,他是一個出身于滿洲人的皇帝!

我的意思是說,在這個時候,您是否會覺得,“太后下嫁”給自己的小叔子這樣一種現(xiàn)象,發(fā)生在少數(shù)民族中間,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

在我研究考證“孝莊皇太后到底是否下嫁給了多爾袞”這一問題之前,我還必須要考證一下這樣一個問題:

一個寡婦,在自己的男人死后,嫁給了自己的小叔子,到底是中國某些少數(shù)民族特有的現(xiàn)象呢?還是中國絕大多數(shù)少數(shù)民族都具有的共同的現(xiàn)象呢?還是漢民族也有的現(xiàn)象呢?還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共有的現(xiàn)象呢?

經(jīng)過我的考證,我得出了下列結論:

嫂子在自己的男人去世后嫁給小叔子是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普遍具有的現(xiàn)象。

在介紹這一觀點之前,我先講一個故事。

正北蒙古族的婚俗有個三娘子的故事:

常聽京劇的人們都知道,有個三娘子的故事。故事中的三娘子是個蒙古女子,由于她的明智,使戰(zhàn)亂不斷的明代北方邊疆出現(xiàn)了民族友好往來的春天。

諸位可能不知道吧,她這個人也曾經(jīng)先后嫁給了俺答汗一家祖孫三代人!

三娘子本名叫鐘金,蒙文史籍中稱她為“克兔哈屯”或“也兒克兔哈屯”。蒙文中“克兔”的意思是三,“哈屯”的意思是皇后或娘娘。所以漢文史籍把克兔哈屯譯成三娘子。也兒克兔哈屯,意思是“有權力的三娘娘”。

鐘金是漠西蒙古奇喇古特部首領哲恒阿哈的女兒,原本許配給當時控制著整個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的孫子把漢那吉。由于鐘金美貌非凡,不知在什么場合被未婚夫的爺爺俺答汗看到,驚為天人,便不顧一切地在1570年將她搶到手,成為自己的妻子!俺答汗的孫子把漢那吉一怒之下,偷偷跑到敵國明朝的邊關請降。

以把漢那吉投降明朝的事件為契機,關閉多年的馬市也就隨之恢復了。

所謂馬市,也叫互市,是明朝政府在長城沿線開設的一些貿(mào)易市場,蒙古族各部可以定期到市場上用馬和羊跟明朝政府和中原百姓交換生活必需品,諸如鐵器、布帛、糧食、茶葉等。明朝政府更把馬市當做籠絡蒙古各部的手段:哪個部不擾邊,就向哪個部開馬市;一擾邊,作為懲罰,立刻關閉馬市。

自從在“土木之變”中大敗明軍、俘虜明朝英宗皇帝的瓦剌蒙古首領也先死后,蒙古族各部又一次分裂,互相仇殺,部落人民越加窮困,缺衣少食,便常常侵擾中原;明朝就干脆關閉了所有的馬市。蒙古各部生活用品來源全斷,就越發(fā)頻繁地進入中原搶掠,使得長城內(nèi)外幾無一日安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