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 西部詩人李白(4)

西域余聞 作者:(日)陳舜臣


 

這是杜甫《飲中八仙歌》里的一句。可見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多么的多產(chǎn),而且書寫速度也極快,此外也更說明他有著超群的記憶力。還有一些關(guān)于李白幼時早慧的小插曲,想必五歲那年從西域到四川的長途跋涉,在李白幼小的腦海里一定留下了深刻印象。若不是這樣,我感覺不符合常理。

那么,在李白的詩中,我們是否可以找到關(guān)于西域的記憶呢?

鮮明的個性、自由奔放的精神以及俠氣——從李白的這些品質(zhì)中我們應(yīng)該可以發(fā)現(xiàn)西域風土留下的影子。另外從詩的題材來看,關(guān)于塞外的作品時常出現(xiàn),也許這也是西域記憶的體現(xiàn)。

     關(guān)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塞下曲(之六)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zhàn)靜妖氛。

按劍而起的“漢皇”即漢武帝,而漢武帝召見的是將軍李廣。李廣正是傳說中的李白祖上的將軍。

——先祖乃漢之邊將。

李白在贈與張相鎬的詩中這樣寫道??梢娎畎讓Χ宕暗南茸胬顝V將軍有著強烈的認同意識。

據(jù)史書記載,西涼的武昭王李暠是李廣將軍的第十六代孫,李白則是武昭王的第九世孫?;蛟S是意識到自己身上流淌著武將的血,李白與普通文人不同,自十五歲起就開始學劍術(shù),讀奇書。

二十歲左右,李白混跡于俠客間,佩劍四處游走,與人爭斗時,好像還親手殺過人。他不喜陰郁之氣,而獨愛行俠仗義的磊落豪氣。這難道不是受豪爽的西域風土影響而形成的性格嗎?

李白的詩作,必如“白發(fā)三千丈”之類,不時會在超乎常人想象的夸張之中,蘊含一股令人為之一振的力量。

生于河南,年少時周游于濕潤的江南以及齊趙(山東、河北一帶)的杜甫,或許可以被稱為東部詩人。與之相對,出于西域,以強韌為文學根基的李白,則可被稱作西部詩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