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魯迅與錢玄同的由疏轉(zhuǎn)密(2)

溫故(十六) 作者:劉瑞琳


1927年2月18日,已經(jīng)與《新青年》同人陳獨秀、胡適、錢玄同、陶孟和、劉半農(nóng)等人斷絕來往的魯迅,在標題為《無聲的中國》的演講稿中,以當(dāng)事人的身份把“胡適之先生所提倡的‘文學(xué)革命’”的成功,歸因于錢玄同:“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就因為當(dāng)時又有錢玄同先生提倡廢止?jié)h字,用羅馬字母來替代。這本也不過是一種文字革新,很平常的,但被不喜歡改革的中國人聽見,就大不得了了,于是便放過了比較的平和的文學(xué)革命,而竭力來罵錢玄同。白話乘了這一個機會,居然減去了許多敵人,反而沒有阻礙,能夠流行了”6。

到了1934年8月10日,《文化與教育旬刊》第27期刊登記者熊夢飛的《記錢玄同先生關(guān)于語文問題談話》,其中公開披露錢玄同在《新青年》雜志發(fā)表的廢除漢字的觀點,主要是“代朋友立言”,這位朋友就是魯迅。由此可知,魯迅夸獎錢玄同的功勞,其實也是在夸獎自己。

到了1935年8月14日,魯迅又在《五論“文人相輕”——明術(shù)》中高調(diào)贊美了錢玄同連同他自己的“極利害,極致命的法術(shù)”:“五四時代的所謂‘桐城謬種’和‘選學(xué)妖孽’,是指做‘載飛載鳴’的文章和抱住《文選》尋字匯的人們的,而某一種人,確也是這一流,形容愜當(dāng),所以這名目的流傳,也較為永久。除此之外,恐怕也沒有什么還留在大家的記憶里了。到現(xiàn)在,和這八字可以匹敵的,或者只好推‘洋場惡少’和‘革命小販’了罷。前一聯(lián)出于古之‘京’,后一聯(lián)出于今之‘?!?chuàng)作難,就是給人起一個稱號或諢名也不易。假使有誰能起顛撲不破的諢名的罷,那么,他如作評論,一定也是嚴肅正確的批評家,倘弄創(chuàng)作,一定也是深刻博大的作者。”7

這里的“洋場惡少”,是魯迅加在并沒有多少劣跡惡行的施蜇存身上的“顛撲不破的諢名”,“革命小販”是他加在公開登報宣布退黨的前左翼戲劇家聯(lián)盟黨團書記楊人身上的“顛撲不破的諢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