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14)

生命的吶喊 作者:張雅文


霍夫曼:“斯普林特將軍,有件事我想請你幫忙。目前,比利時監(jiān)獄里關(guān)押著大批反戰(zhàn)人士,按照希姆萊將軍的旨意,要全部處死。我想請你以柏林缺少勞動力為由,把這些人全部押送到柏林……”

斯普林特:“霍夫曼將軍,我不得不提醒您,我們所以反對希特勒,是為了拯救德意志,但絕不是反戰(zhàn)分子的同盟者,更不會參與挖掘德意志墳?zāi)沟氖虑椋 ?/p>

霍夫曼:“可我們別無選擇!目前只有兩條路,要么繼續(xù)為魔鬼助虐,要么與反抗力量為友,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斯普林特:“不!我絕不能背叛德意志!”

霍夫曼:“可你已經(jīng)在背叛了!”

斯普林特:“不,我背叛的只是一個希特勒,而不是整個德意志!”

霍夫曼:“可你知道,希特勒并非是孤立一人,他背后有一個曾經(jīng)包括你我在內(nèi)的龐大的狂熱支持者。如果不是這些支持者在瘋狂地助紂為虐,幫他實施著殘暴的侵略計劃,他一個奧地利的流浪漢,即使有愷撒大帝、拿破侖的本領(lǐng),也不會把德國推到今天這種絕境……”

當然,最終促使霍夫曼徹底轉(zhuǎn)變的還有越來越嚴峻的戰(zhàn)爭形勢,以及他那沒有泯滅的人性……

當霍夫曼被關(guān)押在監(jiān)獄里,以絕食來拒絕接受審判時,他與金玲有一場深刻的對話:

霍夫曼:“我已經(jīng)不需要審判了,對我的審判不是今天,而是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審判我的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的良心。我的良心很早就開始審判我了,審判我良心的不是別人,恰恰是你金玲……”

金玲十分驚愕:“怎么會是我?”

霍夫曼:“是的,你的每次到來無形中都在審判我,還有我死去的妻子和兒子,他們都在審判我……現(xiàn)在,我成了德意志的叛徒,比利時的罪人。我已經(jīng)看不到任何希望了。我曾引以為自豪的德意志,曾引以為自豪的大日耳曼民族,全完了,全都成了千古罪人,成了人類的公敵……我的國家成了百孔千瘡的廢墟,我的民族被送上了歷史的審判臺,我這個德意志的將軍,死與不死,存在不存在,還有什么價值?我早已一無所有,沒有親人,沒有財產(chǎn),沒有自由,我這個死亡之軀,已經(jīng)不需要任何人的審判了。我現(xiàn)在唯一希望的就是盡快解脫自己!”

金玲:“霍夫曼將軍,我一直認為您是一個堅強的人,一位令我敬佩的將軍。盡管您干了許多罪惡之事,可我一直敬佩您。我覺得一個人無法選擇國家,也無法選擇時代……可現(xiàn)在,您不敢面對審判,而是用絕食來美化自己!您不敢上法庭,不敢用接受審判來凈化您的靈魂,不敢面對千百萬被你們殘酷鎮(zhèn)壓過的群眾……”

然而在法庭上,金玲卻不顧眾人的唾罵與譴責(zé),挺身為霍夫曼出庭作證,這一舉動使萬念俱灰的霍夫曼老淚縱橫,連連向法庭謝罪:“法官先生,我對比利時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我以沉痛的心情向比利時政府和人民真誠地道歉……”

兩個月來,我如醉如癡地沉浸在我的世界里,跟我的主人公一起流淚,一起焦急,一起歡呼勝利……

我先生除了一日三餐保證我的吃喝,還幫我查閱大量的資料,把我所需要的資料一一篩選出來,供我使用。

自從創(chuàng)作以來,我一個人一直在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艱難地跋涉,每當遇到困惑時,總渴望能找到一位名師高人請教請教,可是命運始終沒有賜給我這樣的機會。

這次創(chuàng)作這部《蓋》劇更是如此。我?guī)状蜗虢o初次相識的劉揚體先生打個電話,因為老先生在上次會上給我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他對劇本看得非常認真,做了筆記,發(fā)言時,并不像推土機那樣發(fā)表一番破壞性的高見,猛轟一通就完事了,而是對劇本提出許多建設(shè)性的寶貴意見,使我在一片廢墟上能找到一份重建大廈的希望,保留一份振作的信心。

但我一直顧慮重重,怕打擾人家,怕大評論家不肯施舍寶貴的時間和智慧。后來才意識到,在《蓋》劇劇本的創(chuàng)作中,我最大的幸事就是結(jié)識了這位中科院文學(xué)研究所研究員、著名影視評論家劉揚體先生。我覺得無論他淵博的學(xué)識,還是對作品高屋建瓴的見解,無論他對作者的滿腔熱忱,還是他不媚上、不卑下、不看風(fēng)使舵的高貴品格,都堪稱文藝界的楷模,人生的典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