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7)

君主論:李維史論 作者:(意)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會受到非難。但是,如果他們的能力有所不及,卻千方百計硬是要這樣干的話,那么,這就是錯誤而且要受到非難。因此,如果法國能夠依靠自己的軍隊進攻那波利的話,那它就應該這樣做;如果它沒有這個能力,它就不應該把那波利瓜分。如果說,法國所以同威尼斯人分割倫巴第,是因為法國借此在意大利贏得插足之地,因而做得對,那么,另一次的瓜分就應該受到非難,因為后一次瓜分并沒有那種必要性為其辯解。

因此,路易十二犯有這樣五個錯誤:他滅掉弱小的國家;擴大了在意大利的一個強國的勢力;把最強有力的外國人[指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

]引入意大利;他既不駐節(jié)那里;又不遣送殖民到那里去。

假使路易十二不是由于奪取威尼斯人的領(lǐng)土從而犯了第六個錯誤的話,那么當他在世的時候,那些錯誤是不足以損害他的威望的。因為假如他不曾使教廷的勢力擴大,不曾把西班牙人引入意大利,那么他使威尼斯人屈服是理所當然和勢所必然的。可是由于他已經(jīng)采取了那些辦法,他就決不應該同意讓威尼斯滅亡:因為如果威尼斯人強大的話,他們就不會讓他人對倫巴第打主意,威尼斯人除非使自己成為那里的主宰之外決不會同意這種企圖的;還因為,別國絕不會愿意從法國手中奪取倫巴第以便把它送給威尼斯人,而且不會有同兩者為敵的勇氣。

如果有人說,法國國王路易是為了避免戰(zhàn)爭才把羅馬尼阿讓給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把那波利王國讓給西班牙的;根據(jù)上述的理由,我回答說:人們決不應當為了逃避一場戰(zhàn)爭而聽任發(fā)生混亂,因為戰(zhàn)爭不是這樣逃避得了的,延宕時日只是對自己不利而已。如果又有人引證說:法國國王答應了教皇,他援助教皇的事業(yè)就是以〔教皇同意〕解除他的婚姻關(guān)系和讓魯昂大主教擔任樞機主教作為交換條件。[路易十二取得教皇亞歷山大的認可,同其妻珍妮(Jeanne de Valois,路易十一之女、查理八世的姐姐)離婚,以便于1499年同查理八世的遺孀布列塔尼的安妮(Anne de Bretagne)結(jié)婚,從而取得布列塔尼亞公國的統(tǒng)治權(quán),并由教皇同意喬治·安布瓦斯(Georges d Amboise,1460-1510)由魯昂大主教升任樞機主教。另一方面,路易十二則支持教皇對羅馬尼阿的攻取。

]關(guān)于這一點,以后論述君主的信義和應該怎樣守信時,我將給以回答。

因此,法國國王路易喪失了倫巴第就是由于沒有遵守那些占有領(lǐng)土并且保持領(lǐng)土的人們所應當遵守的條件。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而只是理所當然和勢所必至的。關(guān)于這件事情,當瓦倫蒂諾(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之子,切薩雷·博爾賈在老百姓中的通稱)[切薩雷·博爾賈(Cesare Borgia,1475-1507,也譯作“愷撒·博爾吉亞”或“西澤爾·波爾金”),是羅德里戈·博爾賈(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和羅馬婦女萬諾扎·代·卡塔內(nèi)(Vannozza dei Cattanei)的私生子,后在亞歷山大六世的支持下,1493年任西班牙瓦倫西亞的樞機主教,1499年由法國國王授予瓦倫蒂諾公爵。馬基雅維利對他的詳細評論,見第7章。

]占領(lǐng)羅馬尼阿的時候,我在南特曾經(jīng)同魯昂樞機主教談及。[1500年馬基雅維利第一次出使法國宮廷,有機會在南特(Nante)同魯昂樞機主教(cardinale di Roano)晤談。

]他對我說:意大利人不懂得戰(zhàn)爭;我就回答他說,法國人不懂得政治,因為如果他們懂得政治的話,就不會讓教廷的勢力這樣擴大。經(jīng)驗表明:教廷和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強大勢力是由法國造成的,而法國的崩潰是由它們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一條永遠沒錯或者罕有錯誤的一般規(guī)律:誰是促使他人強大的因,誰就自取滅亡。因為這種強大是由于他用盡心機否則就是使用武力促成的,而那個變成強大的人對于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