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八章(19)

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五卷) 作者:(英)愛德華·吉本


六、 科穆寧王朝(1057 A.D.1185 A.D.)

(一) 艾薩克一世科穆尼努斯(1057 A.D.1059 A.D.)

奴性彌漫的黑夜開始發(fā)出一絲自由的光芒,至少也能表露出積極的進取精神。希臘人保存或是恢復稱號的運用,使得世襲的事功所獲致的名聲可以永垂不朽,對于君士坦丁堡和特拉布宗最后這些王朝,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洞悉他們的崛起、傳承和聯(lián)盟??颇聦?Comneni)獲得起源于羅馬世家的榮譽,支撐一個沒落的帝國在相當期間內(nèi)免于敗亡的命運,這個家族從意大利遷移到亞洲已有很久的歲月,世襲的產(chǎn)業(yè)位于黑海附近的卡斯塔摩納(Castamona)地區(qū)。他們的一位族長有遠大的志向,準備施展雄心壯志,帶著摯愛和惋惜的心情,再度拜訪祖先謙卑而又體面的居所。他們這個世系的創(chuàng)始者是顯赫的曼紐爾(Manuel),在巴西爾二世統(tǒng)治期間,他的貢獻是用戰(zhàn)爭和條約來平息東部所遭遇的困難。等到他亡故之時,留下兩個幼小的兒子艾薩克和約翰。曼紐爾自恃有功,就把君王的感激和恩寵傳給他的后裔。出身高貴的年輕人受到周全的照應,他們的教育是修院的學識、皇宮的才能和軍營的操練,從擔任衛(wèi)士在內(nèi)廷服務,獲得快速的擢升到指揮行省和軍隊。他們手足之情的緊密結合更倍增科穆寧家族的實力和名聲,兩位兄弟的婚姻使古老的貴族身分更能出人頭地,一位是與保加利亞被俘的公主,另外一位娶大公的女兒。這位大公從殺死敵人的數(shù)量獲得恰郎(Charon)的名號,因為他像是冥河的船夫,把這些敵人都送到地獄的深淵。

帝國士兵帶著極其勉強的忠誠之心,來為馬其頓王朝最后一連串柔弱頹廢的統(tǒng)治者服務。米凱爾六世的登基對于更有資格的將領而言,毋寧是對個人的一種侮辱,皇帝的慳吝和宦官的無禮更加激起他們的不滿。他們暗中在圣索菲亞大教堂的圣所集合,要不是那位資深老兵卡塔卡隆(Catacalon)的愛國心或謙遜的美德,認為在選擇君王時出身和功績同樣重要,軍事會議的選舉就會毫無異議贊同他的年老和英勇。后來在大家的同意之下選出艾薩克?科穆尼努斯(Isaac Comnenus),這些舉事的同志毫?耽擱分頭進行,率領各自的騎兵中隊和分遣部隊到弗里吉亞平原會師?;始倚l(wèi)士的傭兵部隊只在一場會戰(zhàn)中保衛(wèi)米凱爾的帝業(yè),他們對公眾的利害關系而言只是一群外國人,基于榮譽和感恩的原則才會激起奮戰(zhàn)的勇氣。等到他們遭到擊敗以后,畏懼的皇帝懇求簽訂條約,溫和的科穆尼努斯家族幾乎愿意接受。米凱爾六世的使臣泄露他的底細,艾薩克也受到朋友的勸阻。處境孤獨的米凱爾順從民眾的呼吁,教長宣布效忠的誓言已經(jīng)作廢,替他剃去頭發(fā)成為皇室的僧侶,恭賀他愿意以世俗的王權來交換天國的福祉,教士本人可能婉拒這種交換。

艾薩克?科穆尼努斯從同一位教長的手上接受莊嚴的加冕(1057年8月31日)。艾薩克一世將一把劍銘刻在錢幣上,要是這個能暗示他的頭銜是為了征服,可能是令人不快的象征,然而他可能會拔劍來對付國外和國內(nèi)的敵人。他的健康和精力日益衰退,積極的德性所發(fā)起的作戰(zhàn)行動只有暫時中止,料想到即將死亡迫得他要爭取有限的時間作出最后的決定。他并沒有將帝國留給女兒當成她的嫁妝,無論基于理智還是感情的考量,他的弟弟約翰是最好的選擇。約翰是個軍人也是愛國分子,身為五個兒子的父親,為世襲的繼承權樹起未來的棟梁。約翰一開始用謙恭的態(tài)度表示拒絕,這可能是僚于謹慎和親情的自然反應。但他的固執(zhí)和一直堅持己見,不管怎么說,這種行為像是要故意表現(xiàn)出無私的德性,還是讓人感到迷惑。他這樣做等于是拋棄他應盡的責任,可以當做罪行來加以譴責,就是對他的家族和國家而言,這也是非常罕見的冒犯舉動。約翰所拒絕的紫袍為君士坦丁?杜卡斯(Constantine Ducas)所接受,他是科穆尼努斯皇室的朋友,高貴的出身還有貫徹政府決策的經(jīng)驗和名聲,更能使他錦上添花。艾薩克穿上僧侶的服裝,健康的狀況好轉,自愿禪退以后又活了兩年。他在院長的要求之下,遵守圣巴西爾所訂立的規(guī)則,執(zhí)行修道院最卑微的職責。統(tǒng)治的君主經(jīng)常前來拜訪而且態(tài)度非常恭敬,把他視為恩主和圣徒,使得他潛伏在內(nèi)心的虛榮獲得滿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