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君士坦提烏斯蕩平內(nèi)亂之綏靖工作(352 A.D.353 A.D.)
冬天快要到來,生性怠惰的君士坦提烏斯提出很勉強的理由,把戰(zhàn)爭行動延遲到第二年春天(352 A.D.)。馬格嫩提烏斯的行營設在阿魁利亞城,下定決心要固守山區(qū)和沼地的通路,用來防衛(wèi)威尼斯行省的邊界。他在阿爾卑山的一座碉堡,被對方用秘密行軍一舉攻占,只要人民還偏向于支持僭主的作為,他絕不會放棄對意大利的掌握。等到尼波提安(Nepotian)的起兵舉事不成功以后,僭主的大臣實施殘酷的報復行動,在羅馬人的心中留下恐怖和憤恨的深刻印象。尼波提安是優(yōu)特羅皮婭公主的兒子,也是君士坦丁的侄兒。這位生性沖動的青年,對于西部帝國的令牌竟被叛逆的蠻族所篡奪,心中感到氣憤填膺,就將奴隸和角斗士武裝起來,組成一支鋌而走險的隊伍,擊敗羅馬實力衰弱只能維護社會安寧的警衛(wèi)隊,接受元老院所提供的人質,然后僭用奧古斯都的頭銜,很快垮臺的統(tǒng)治只有那動亂的二十八天。隨著正規(guī)部隊的進軍,充滿野心的希望頓時破滅,尼波提安被殺,他的母親優(yōu)特羅皮婭和追隨者全部遇害。叛亂行動受到鎮(zhèn)壓,發(fā)布“公敵宣告名單”,凡是與君士坦丁的名號和家族有親屬關系,或是涉及舉事反抗的人員,都逃不脫制裁的毒手。
但是在墨薩會戰(zhàn)以后,君士坦提烏斯立即成為達爾馬提亞海岸的主人,一群被放逐的貴族冒險在亞得里亞海的港口裝備一支艦隊,從勝利者的營地里獲得保護,開始進行報復的行動。他們的同袍傳來秘密的消息,羅馬和意大利的城市已經(jīng)被說服,要在他們的城墻上展出君士坦提烏斯的旗幟。心懷感激的老兵因他的父親而過著富裕的生活,現(xiàn)在向他的兒子表達忠誠感恩之心。意大利的騎兵、軍團和協(xié)防軍重新向君士坦提烏斯宣誓效忠,篡奪者警惕到棄職逃亡的人員增加,被迫帶著仍舊對他忠心耿耿的部隊,撤退越過阿爾卑斯山回到高盧各個行省。這時有一支分遣隊奉命對馬格嫩提烏斯的部隊施加壓力,截斷他們逃離的路線,成功使他們過于目中無人,對手在帕維亞平原找到機會,轉過身來襲擊在后追趕的部隊,屠殺殆盡的結果雖然對勝利毫無助益,總算一泄心頭之恨。
氣數(shù)將盡的馬格嫩提烏斯雄風頓失,知道毫無希望還是主動求和。他先派遣能力信得過的元老院議員,接著是幾位主教,認為憑著他們的圣職會蒙優(yōu)容接見,說明他愿意卸下紫袍退位,奉獻余生為皇帝效犬馬之勞。君士坦提烏斯公開宣布不能變更的決心,就是要懲治兇手的罪行,勝利的軍隊將擊敗所有的抵抗,至于其他人只要拋棄反叛的旗號,答應盡量給予寬恕和赦免。一支皇家的艦隊很容易把阿非利加和西班牙掌握在手里,摩爾人各族不再觀望表示肯定的姿態(tài),相當戰(zhàn)力的部隊登陸以后通過比里牛斯山,向著馬格嫩提烏斯最后的根據(jù)地里昂(Lyons)前進。僭主的脾氣因遭遇的災難而兇性大發(fā),何況他也不是善良之輩,可能采取各種極端行動,逼得高盧的城市隨著他一齊玉石俱焚尤里安強烈抨擊僭主不惜孤注一擲,采取很多殘酷的手段,為了戰(zhàn)爭的需要也可能是貪婪的斂財,頒布詔書強制執(zhí)行,用高壓的方式要臣民購買皇室的封地。這種財產(chǎn)不僅產(chǎn)權可疑而且非常危險,在當時動亂的狀況下,可以拿來當成叛逆的證據(jù)。。因此他們不能坐以待斃,特里夫(Treves)是禁衛(wèi)軍治理下的首府,發(fā)出叛變的信號,關上城門反對德森提烏斯(Decentius),
他被他的兄長擢升到凱撒和奧古斯都的高位馬格嫩提烏斯的獎章用來慶祝兩位奧古斯都和凱撒的勝利,凱撒是他另一個弟弟,名叫德西德里烏斯(Desiderius)。。德森提烏斯不得不從特里夫撤退到桑斯(Sens),立刻就被日耳曼的軍隊所包圍。君士坦提烏斯竟將這種帶來不良后果的伎倆,引用到羅馬的內(nèi)戰(zhàn)沖突之中。
就在這個時候,皇家的部隊打開科蒂安?阿爾卑斯山(Cottian Alps)的通道,在塞琉古(Seleucus)山的一場血戰(zhàn),馬格嫩提烏斯的黨派從此烙上叛逆者的惡名。他沒有能力再組成一支大軍進入戰(zhàn)場,忠貞的衛(wèi)隊被暗中收買,當他在公眾?出現(xiàn)要用言辭來激勵士氣,受到的歡迎是異口同聲的呼叫:“君士坦提烏斯皇帝萬歲!”僭主現(xiàn)在發(fā)覺大事不妙,他們準備犧牲最受厭惡的罪犯,來換得對手的寬恕和賞賜。他為了阻止他們的計謀,就用佩劍結束自己的生命(353年8月10日),這比遭到敵人處死更為方便也更有榮譽。而且他們?yōu)榱藦统穑蜁谜x和親情做借口來大事渲染。德森提烏斯在得知兄長去世的消息,也步其后塵上吊自殺身亡。
謀逆活動主使人馬塞利努斯在墨薩會戰(zhàn)后消失蹤跡尤里安對這個人的下落不知怎么表示才好,或許是自知犯了大罪只有一死了之,要不然就淹死在德拉弗河,或?被復仇惡魔把他從戰(zhàn)場抓到地獄受永恒的懲罰。,這個叛亂失敗被判有罪的黨派,幸存的領導人物被處決以后,社會秩序逐漸恢復安寧。嚴酷的審訊行動延伸到每個涉及叛逆案的人員,不論是自愿參加還是被迫入伙,全不放過。綽號叫“株連者”(Catena)的保羅,辦案有高明的技巧而且行事極為殘刻,被派到不列顛遙遠的行省,追查漏網(wǎng)后潛伏的謀逆分子。馬丁是這個島國的副行政長官,對這種做法表示非常的氣憤,就被羅織為犯罪的證據(jù),逼得總督怒極用劍刺傷皇室的大臣,最后只有了結自己的性命。帝國西部最無辜的臣民也受到牽連,不是放逐邊陲就是籍沒?產(chǎn),有的被處死甚至受到酷刑迫害。怯懦的人通常表現(xiàn)暴虐的天性,君士坦提烏斯毫無惻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