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希臘帝國保存實力(7)

羅馬帝國衰亡史(第六卷) 作者:(英)愛德華·吉本


首相或蘇丹已經(jīng)篡奪埃及最高的行政權力,想掌握權勢的敵對競爭者要靠武力來解決,最為杰出或?qū)嵙ψ顝娬吡腥搿盎始椅浒喱兀圩g注] 這是馬木路克軍事組織的指揮機構(gòu),成員都是買來的軍奴,在埃及接受訓練與教育,逐漸爬升到最高的軍事職位。他們主要是來自黑海北岸的突厥族的切爾克斯人,后來包括蒙古人和土耳其人?!薄__岡姆(Dargham)和紹威爾(Shawer)兩個黨派輪流將對方逐出首都和國土,弱勢一方會乞求大馬士革的蘇丹或耶路撒冷的國王,給予帶來危險后果的保護。無論是伊斯蘭的蘇丹還是基督徒的國王,就法蒂瑪王朝而言都是教派和國君不共戴天的仇敵。土耳其人憑著武力和宗教使埃及無法抗衡;法蘭克人可以從加沙直抵尼羅河,進軍極為便利。同時基督徒的疆域占有中間位置,迫使努爾丁的部隊要繞過阿拉伯的邊緣地區(qū),路途不僅加長而且環(huán)境極為惡劣,忍受沙漠的焦渴和辛勞,暴露在焚風的吹襲之中。土耳其君王在暗中保持宗教狂熱和勃勃野心,渴望用阿拔斯王朝的名義統(tǒng)治埃及,然而幫助懇求出兵的紹威爾派復位,只是第一次遠征行動冠冕堂皇的借口。整個任務交付給謝拉古(Shiracouh)埃米爾才獲得成功,他是一位英勇而又資深的將領。

達岡姆派被推翻并且遭到屠殺,走運的對手掌權以后,出于忘恩負義或猜忌嫉妒的心態(tài),再不然就是憂慮未來的狀況,很快邀請耶路撒冷國王進軍,從傲慢的恩主手里解救埃及。?拉古的兵力面對聯(lián)軍居于劣勢,只有放棄尚未成熟的征服行動,撤離貝爾貝斯(Belbeis)或佩魯西烏姆(Pelusium)是讓他安全退卻的條件。土耳其人成單列在敵人面前通過,他們的將領走在最后,用警覺性很高的眼睛向四周觀看,手拿戰(zhàn)斧。一名法蘭克人竟敢問他,如果不是怕受到攻擊,為什么走在最后面?大無畏的埃米爾回答道:“你們是有權發(fā)起攻擊,但是我可以保證,我的士兵要是不能將一個不信真主的人送進地獄,那他就不能進入天堂?!彼膱蟾嫣岬劫Y源的富足、土著的柔弱、政治的混亂,使努爾丁重新燃起希望。巴格達的哈里發(fā)贊譽虔誠的企圖,謝拉古率領一萬兩千名土耳其人和一萬一千名阿拉伯人,第二次對埃及發(fā)起突擊行動,然而要對抗法蘭克人和薩拉森人的聯(lián)軍,他的兵力仍嫌不足。不過從他一連串的作為: 像是率部渡過尼羅河;向蒂巴伊斯(Thebais)的退卻;巴貝因(Babain)會戰(zhàn)主宰戰(zhàn)場的部隊調(diào)動;亞歷山大里亞的奇襲作戰(zhàn);在埃及的平原和山谷,從北回歸線到海洋這片廣大的疆域,實施的行軍和反向行軍等等,就我的看法是他把用兵之道發(fā)揮到最高的境界。卓越的指揮加上部隊的英勇更是如虎添翼,在作戰(zhàn)行動的前夕一位馬木路克(Mamaluke)大聲叫道:“要是我們不能從基督狗的手里奪回埃及,為什么不丟掉蘇丹給我們的職位和報酬,退休下去像農(nóng)夫那樣辛勤的耕作,或是與后宮的婦女一起紡紗?”雖然謝拉古在戰(zhàn)場竭盡所能雅科布斯?維特里阿科(Jacobus  Vitriaco)供給耶路撒冷國王不過三百七十四位騎士。法蘭克人和穆斯林都說敵人據(jù)有兵力的優(yōu)勢,所以發(fā)生這種狀況,要看把不諳戰(zhàn)陣的埃及人包括在內(nèi)還是略而不計。,他的侄兒薩拉丁(Saladin)在亞歷山大里亞堅守到底在阿拉伯人管轄下的亞歷山大里亞,就城市的范圍和富裕的程度而言,介于希臘羅馬統(tǒng)治時期和土耳其人統(tǒng)治時期的中間。,第二次入侵行動還是以簽訂有利條約?撤退告終。

努爾丁保存實力,等待更適當?shù)臅r機發(fā)起第三次行動。耶路撒冷國王阿瑪里克(Amalric)或阿毛里(Amaury)的野心和貪婪,很快提供努爾丁出兵的機會,因為阿瑪里克或阿毛里始終服膺一種錯誤的原則,那就是“對上帝之敵無誠信可言”。醫(yī)院騎士的盟主要履行宗教的軍事職責,鼓勵他繼續(xù)進軍,君士坦丁堡的皇帝答應提供一支艦隊,配合敘利亞的軍隊采取共同的行動。不講信義的基督徒對于劫掠和津貼不能滿足,抱著熱烈的期望要征服埃及。在這個生死存亡的關頭,穆斯林對于大馬士革的蘇丹有如大旱之望云霓,首相身處四面受敵的險境,只有屈從舉國一致的意愿。努爾丁似乎受到優(yōu)厚條件的引誘,可以享有王國每年三分之一的歲入。法蘭克人出現(xiàn)在開羅的城門前面,郊區(qū)的古老城市在軍隊接近時起火燃燒,一場狡詐的談判使他們受到欺騙,而且希臘人的船只無法越過尼羅河的障礙。法蘭克人在充滿敵意的國度保持審慎的態(tài)度,不愿與土耳其人作戰(zhàn)。阿毛里只有退回巴勒斯坦,他的行動喪失公正的立場,也沒有達成目標,只會給他帶來羞愧和譴責。

謝拉古完成解救的工作以后,授與地位崇高的袍服,很快他就將袍服沾染紹威爾的鮮血。土耳其的埃米爾暫時不辭辛勞擔任首相的職務,外來的征服行動加速法蒂瑪王朝的絕滅。只要蘇丹的信差帶來一句話,立即完成刀不出鞘的改朝換代。哈里發(fā)的罷黜完全是因為本身的懦弱和首相的暴虐,當先知的后裔和繼承人接受拉丁使臣很粗魯?shù)奈帐?,就是他們的臣民也感到臉紅;當他呈送后宮婦女的頭發(fā),也使得臣民流淚,這是悲傷和憂懼的象征,好引起大馬士革蘇丹對他的同情。努爾丁的命令和法學家的宣判,阿布伯克爾(Abubeker)、歐瑪爾(Omar)和奧斯曼(Othman)的圣名要用莊嚴的儀式予以恢復,公共的祈禱要承認巴格達的穆斯薩迪(Mosthadi)是真正的教徒領袖,阿里之子的綠色制服改成阿拔斯王朝的黑色。法蒂瑪王朝最后一位哈里發(fā)阿德澤德(Adhed)只活了十天,不知命運的好歹之前逝世也是一種福分。他留下的財富可以保證士兵的忠誠,平息信徒的不滿。在后繼發(fā)生的各種變革,埃及再也沒有背離穆斯林的正統(tǒng)教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