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18)

羅馬帝國衰亡史(第四卷) 作者:(英)愛德華·吉本


征服者的德性和權威使城市獲得拯救59教皇西爾維里烏斯為了屠殺事件嚴辭譴責貝利薩留。后來貝利薩留盡力增加那不勒斯的人口,把大批阿非利加俘虜運到西西里、卡拉布里亞和阿普利亞。,那不勒斯人回到自己的家中,慶幸有些埋藏的財物未被搜走,能夠得到一點慰藉。蠻族的守備部隊全部收編為帝國服役。阿普利亞和卡拉布里亞厭惡哥特人的存在,承認征服者的主權,得到解放。貝利薩留的歷史學家?guī)е闷嫘模瑪⑹隹ɡ嗄醽?Calydonia)野豬的長牙,現(xiàn)在仍保存在貝內(nèi)文圖姆(Beneventum)60貝內(nèi)文圖姆是梅勒阿格爾(Meleager)的侄兒狄俄默德所建立,卡利多尼亞人的出獵是野蠻生活的寫照,三十或四十名英雄聯(lián)合起來對付一只豬,這群野蠻人為了豬頭而與一名婦女爭吵。。

那不勒斯忠誠的士兵和市民期望獲得一位君王的解救,然而他卻毫無動靜也漠不關心,坐視他們遭到毀滅的命運。狄奧達圖斯安全留在羅馬城內(nèi),這時他的騎兵部隊沿著阿庇安大道前進四十哩,在龐普廷沼澤附近扎營,后來這處沼澤用一條十九哩長的運河將水排干,成為非常優(yōu)良的牧場61克盧維里烏斯(Cluverius, 1580 A.D.1632 A.D.,意大利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對德辛諾維烏姆(Decennovium)感到困惑,把它跟烏芬斯(Ufens)河混為一談,實在說這是一條十九哩長的運河,從阿皮伊(Appii)廣場通到特拉奇納(Terracina),賀拉斯夜晚在此上船。盧坎、迪翁??修斯和卡西多里烏斯都提到德辛諾維烏姆,河道曾經(jīng)在淤塞以后又經(jīng)過疏浚,最后還是湮滅,無跡可尋。。哥特人的主力分散在達爾馬提亞、威尼提亞和高盧,國王受到預言的影響,見到事件的發(fā)展像是帶來帝國的覆滅,懦弱的心靈感到無所適從62一個猶太人最高興的事,莫過于藐視和痛恨所有的基督徒。他圈圍了三群豬,每群都是十頭豬,用哥特人、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名稱來加以區(qū)別。第一群幾乎都死光,第二群還活著,第三群死去一半,剩下的都失去鬃毛。這件事的象征不能說不恰當。。最卑鄙的奴隸控告可憐主子的罪孽或軟弱,一群自由而閑散的蠻族,基于?益和權力的考量,對狄奧達圖斯的職責進行嚴格的審查,最后認定他配不上他的種族、他的國家和他的王座。這群人的將領維提吉斯(Vitiges)(536年8月540年)在伊利里亞戰(zhàn)爭中,借驍勇的行動脫穎而出,現(xiàn)在安坐在盾牌上面,被戰(zhàn)友舉起來,接受大家同聲歡呼。群眾開始發(fā)出喧囂的吵鬧,被迫下臺的國王趕快逃走,免得受到正義的制裁。他為私人仇恨所追捕,有一個哥特人因為愛情受到他的羞辱,在弗拉米尼亞大道趕上狄奧達圖斯,對于毫無男子氣概的哭叫充耳不聞,趁他匍匐在地時殺死他,就像奉獻在祭壇前面的犧牲(歷史學家是這么說的)。

人民的選擇?統(tǒng)治者是最美好也是最純潔的頭銜,然而這就任何時代而言都是一種偏見。維提吉斯急著趕回拉文納,要從阿馬拉桑夏的女兒不怎么情愿的手中,攫取一些可掩人耳目的繼承權利。全民大會立刻召開,新登基的國君要調(diào)解蠻族急躁的氣焰,只能采取有失榮譽的措施,看來前任國王處理不當?shù)倪^失,變成審慎明智而且確有必要的行為。那就是哥特人同意勝利的敵軍一旦現(xiàn)身就馬上撤退,拖延到明年春天再發(fā)起攻勢作戰(zhàn),召回已經(jīng)分散的兵力,放棄他們在遙遠地區(qū)的所有權,甚至將羅馬托付給當?shù)鼐用竦闹艺\。萊德里斯(Leuderis)是一位年長的武士,率領四千士兵留在?城,這支實力微薄的守備部隊雖然沒能力反抗羅馬人的意愿,卻可能熱情支持他們。羅馬居民的內(nèi)心深處,在剎時之間激起宗教和愛國的洶涌狂濤,他們憤怒的宣布,使徒的寶座不再為阿里烏斯教派的勝利或寬容所褻瀆,凱撒的墓地不能再遭受北方蠻子的踐踏。然而他們并沒有再深入的考量,意大利將會淪落為君士坦丁堡的行?。恢皇且粠樵傅母吆?,要恢復羅馬帝國,進入自由和繁榮的新時代。一個由教皇和教士、元老院和人民組成的代表團,邀請查士丁尼的部將接受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忠誠,為了接待他的駕臨,這座城市已經(jīng)敞開大門。

貝利薩留等到新征服的?不勒斯和庫米(Cumae)完成防務,立即開拔來到二十哩外的武爾圖努斯(Vulturnus)河岸,注視著昔日繁華付諸流水的卡普亞,在拉丁大道和阿庇安大道的交會處暫時停駐。羅馬監(jiān)察官的工程在歷盡九世紀的風霜侵蝕和不斷使用,仍能保持原來的優(yōu)美景象,在巨大而平整的基石上面找不到一道裂縫,這條實用而稍嫌狹窄的道路,竟能鋪砌得如此堅固。不過,貝利薩留采用拉丁大道,距離海岸和沼澤較遠,可以避開這個地區(qū),沿著高山的山腳前進一百二十哩,不見敵人的蹤跡。當他通過阿辛納里亞(Asinarian)門(536年12月10日),守備部隊在沒有干擾之下離開,沿著?拉米尼亞大道向后撤走。羅馬城在受到六十年的奴役以后,終于從蠻族枷鎖中解救出來。只有萊德里斯基于自負或不滿的心理,拒絕臨陣脫逃,哥特人酋長成為獲勝的戰(zhàn)利品,連同羅馬城的一把鑰匙,被送到查士丁尼皇帝的寶座前面63羅馬第一次的光復,年份很確定是536年,從一系列的大事可以推斷,不是來自修正或竄改過的普羅科皮烏斯原文。根據(jù)埃法格里烏斯的資料,月份是12月也沒問題,但是日期是10日,尼西弗魯斯(Nicephorus)提出的證據(jù)很微弱。對于這些確定的年代記,要感激帕吉勤勉的工作和正確的判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