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互為好友的哲學家是狄奧杰尼斯(Diogenes)、赫米阿斯(Hermias)、尤拉利烏斯(Eulalius)、普里西安(Priscian)、?馬西烏斯(Damascius)、伊希多爾(Isidore)和辛普利修斯(Simplicius),對國君的宗教懷有異議,決定到外邦去尋找被本國所剝奪的自由。他們曾經聽說也輕易相信,波斯的專制政府實現(xiàn)柏拉圖的共和國,愛國的國王統(tǒng)治幸福和善良的民族。他們很快了解真相,不禁大吃一驚,波斯與地球其他國家毫無差別,自稱是哲學家的科斯羅伊斯不僅狂妄殘酷,而且野心勃勃;祆教的祭司固執(zhí)己見,在宗教方面毫無寬容和惻隱之心;貴族傲慢粗暴,廷臣賤如奴仆,官吏私心自用;違法犯紀之徒經常能夠逍遙法外,反倒是清白無辜的人飽受壓榨凌虐。哲學家的失望情緒使他們?略波斯人真正的美德,感到無比的憤慨已超過哲學的胸襟所及的范圍,特別是三妻四妾的家庭、亂倫濫交的婚姻以及對死者的不敬,沒有舉行土葬或火葬,而是用來喂狗或供兀鷹啄食。為了表示悔改,他們趕快回國,對外大聲宣稱,寧愿死在帝國的邊境,也不要享受蠻族的財富和賞賜。雖然如此,在這趟訪問行程之中,科斯羅伊斯純潔光明的天性對他們造福不淺。查士丁尼為了對付信奉異教的臣民,制定嚴酷的懲處條文??扑沽_伊斯要求赦免訪問波斯宮廷的七位哲人,同時這項特權要明文規(guī)定在和平條約之中,由一位有力的仲裁人提高警覺加以保護109阿戈西阿斯談起這個難以置信的故事。科斯羅伊斯登基在公元531年,第一次與羅馬人談和是在533年年初,符合他在年輕時就獲得聲譽的說法,這個時候的伊希多爾已經非常衰老。。辛普利修斯和他的伙伴在平安中毫無聲息的逝世,沒有留下門人弟子,使得希臘哲學家源遠流長的名單為之中斷。盡管他們仍有不少瑕疵,就那個時代而言,仍被譽為最明智和崇高的大師。辛普利修斯的作品流傳至今,他對于亞里士多德的著述撰寫實質和形而上的評注,趕不上時代的潮流,已經喪失殆盡;他對于埃皮克泰圖斯(Epictetus)110[譯注] 埃皮克泰圖斯(55 A.D.135 A.D.),羅馬斯多噶派哲學家和倫理學家,出身奴隸,宣揚宿命論,認為只有意志屬于個人,對于命運的播弄僅能忍受。的倫理學闡釋成為經典之作,保存在很多國家的圖書館中,主要是建立對神和人的性質有正確的認識,步入超凡入圣的境地,導正人的意志、凈化人的心靈、堅定人的認知。
大約在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首次運用哲學家這個名稱時,老布魯圖斯(Brutus)在羅馬創(chuàng)立自由選舉和執(zhí)政官的制度111[譯注] 老布魯圖斯是公元前6世紀最偉大的羅馬愛國人士,雖然是王族出身,卻要推翻王政建立共和國,領導人民奮斗,建立各種制度,為了貫徹理想不惜將其子判處死刑?在公元前507年一次作戰(zhàn)中被殺。。執(zhí)政官的職位從一個實體、一個影子和一個稱謂的連續(xù)變革過程,在本書前面各章也曾偶爾提及。共和國的首席官員是由人民選出,在元老院和軍營行使平時和戰(zhàn)時的權力,后來才轉移到皇帝的手里。古代執(zhí)政官掌權的傳統(tǒng)長久以來受到羅馬人和蠻族的尊敬,一位哥特歷史學家對狄奧多里克的據(jù)有此一官職位多方贊譽,認為是世間光榮和偉大的最高典范。意大利國王本人也向年度的幸運寵兒祝賀,說他無須擔驚受怕就能安享身登大寶的殊榮。過了將近千年以后,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的君主還是要任命兩位執(zhí)政官,唯一目的是給予紀年的稱號和人民的節(jié)慶。那些財大氣粗和愛慕虛榮的當選人為了超過前任,節(jié)慶的費用在不知不覺中增高到八萬英鎊的驚人數(shù)額。有見識的元老院議員拒不接受這種一無是處的虛名,產生的結果必然使他傾家蕩產。我認為帝國最后這段期間,執(zhí)政官時歷經常產生缺漏之原因所在。
查士丁尼的前任諸帝經常從國庫撥款支助,為力有不逮的當選人維持尊嚴,然而現(xiàn)任君主非常吝嗇,寧愿運用更為方便而且花費最少的辦法,進行磋商以后制定法規(guī)。他在詔書中加以限制,無論是賽馬或賽車、體育比賽、音樂會、劇院的啞劇表演以及獵獸活動,都不得超過七隊或七次;用較小的銀幣取代黃金制成的紀念章,當浪費的手將這些金錢灑向群眾的時候,通常會引起騷亂,也制造很多酒鬼。盡管采取預防措施,他自己也做出示范,就在查士丁尼統(tǒng)治第十三年,終于中止代代相傳的執(zhí)政官制度。從他的專制作風來看,這個頭銜讓羅馬人對古代的自由產生期許之心,一旦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必然會使他感到滿意112根據(jù)馬塞利努斯、維克托、馬略(Marius)等人的推算,這本《秘史》成書在巴西利烏斯(Basilius)出任執(zhí)政官后第十八年。普羅科皮烏斯說他親眼見到執(zhí)政官終于被廢止。。然而每年任職的執(zhí)政官仍舊活在人民的心頭,他們期望能夠盡快?復,推崇前代君王的謙讓美德,從統(tǒng)治的第一年開始就能維護此一制度。等到查士丁尼逝世后,三個世紀轉瞬而逝,早已過時的榮譽過去為習俗所拋棄,現(xiàn)在正式受到法律的廢止。每年要用行政官員的名字來為年度定名,這種方式有很多缺失,設立固定開始日期做為公元來取代,能夠長期連續(xù)使用,極為方便。希臘人按照《七十子原本圣經》113[譯注] 《七十子希臘文原本圣經》是最古老的希臘文《圣經》,完成的時間大約是公元2世紀的末葉,據(jù)傳是由七十二位猶太學者譯成。的觀點,以世界創(chuàng)造日為準114按照尤利烏斯?阿非利加努斯(Julius Africanus)等人的說法,世界在9月1日創(chuàng)造出來,時間是基督誕生前五千五百零八年三個月又二十五天,是公元真正的開始。這種計算的方式,希臘人和東方的基督徒全都使用,就是俄羅斯人也用到彼得一世統(tǒng)治為止。所訂出的這段期間不論多么武斷,倒是很清楚也很方便。從世界創(chuàng)造開始,七千二百九十六個年頭轉瞬而過,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三千年的無知和黑暗;兩千年的神話和可疑;一千年的古代歷史,始于波斯帝國以及羅馬和雅典共和國;一千年是從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到發(fā)現(xiàn)美洲;剩余的二百九十六年將近三個世紀,就是歐洲和人類當前的狀況。我對不使用這個年表感到非常遺憾,覺得它好用得多,因為用基督紀元來計算年代,有時往前數(shù),有時往后數(shù),帶來很多疑問和迷惑。;拉丁人從查理大帝(Charlemagne)大帝時代以來,則以基督的生日做為時間計算的起點115在第六次大公會議以后(681 A.D.),東方首先開始使用創(chuàng)世紀的世界公元。西方的基督公元首次創(chuàng)用是在6世紀,靠年高德劭的比德(Bede, 637 A.D.735 A.D.,英國的天主教神父和教會史學家,死后封為圣徒)在8世紀時大力提倡和宣導才傳播開來,但是使用的合法和普遍要等到10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