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特卡門面具
圖特摩斯(Thoutmosis)在執(zhí)政三十年之后,由于膝下無子可繼承王位,便將政權交予他的女兒——哈特雪普蘇(Hatshepsout),由哈特雪普蘇與其夫圖特摩斯二世共同執(zhí)政。圖特摩斯二世本已指定由三世繼承,但是哈特雪普蘇卻沒有執(zhí)行而獨攬大權,在阿蒙祭司的同謀之下,她自動將攝政權延長了二十二年,以至于無論圖特摩斯三世表現(xiàn)多杰出,終究被掩其光芒,也造成他在統(tǒng)治初期的艱難。
圖特卡門墓室
哈特雪普蘇統(tǒng)治時期,埃及堪稱平靜,但她喜歡將自己神格化,并用以往法老們的各種男性名稱為自己取名,她喜愛將自己裝扮為雄偉及嚴肅的男性,并戴假胡子攝政。她為埃及建造許多嘆為觀止的美麗建筑,如代埃勒巴哈瑞(Deir et Bahari)之神廟,并豎立方尖碑,也于皇后谷為自己建筑一座華麗巍峨的陵墓。但她沒有軍事指揮能力,致使各小國紛紛興起。
繼哈特雪普蘇之后,圖特摩斯三世開始他的雄才大略,除了十七次親征之外,還直搗巴勒斯坦及敘利亞,此次的勝利使亞述和巴比倫紛紛與埃及建立友好關系。他所獲得的奴隸更是不計其數(shù),他在軍事擴張方面亦達到空前規(guī)模,將埃及的邊界南到尼羅河第四瀑布,北更到達小亞細亞,使得兩河流域及小亞細亞的統(tǒng)治者不得不向埃及法老納貢,此時期也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的巔峰。
埃及王位幾乎由阿梅諾菲斯家族及圖特摩斯家族輪流繼承,傳位至阿梅諾菲斯三世(AmernophisⅢ,公元前1411年至公元前1357年)時,他為埃及奠定藝術的基石——對于許多神廟、塔樓、宮殿、金字塔之巨門,皆極用心。他秉持成功的外交政策,樹立良好的和平關系。
當阿梅諾菲斯四世(AmernophisⅣ,公元前1370年至公元前1352年)繼位后便展開他平凡又令人爭議的傳奇一生,他非常地獨特,對于國家的一切事務漠不關心,但對太陽神卻有著狂熱的信仰,甚至稱自己為阿克納唐(Akhénaton),對宗教亦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首先他削弱了阿蒙祭司過度膨脹的權力,并離開首都底比斯,來到阿庫答東(Akhoutaton)之地,傳播他的宗教理念,他深信太陽的圓盤即象征著太陽展開無垠的雙手,將綻放出萬丈的光芒照耀每一個人,并散播著快樂及繁榮。
他的宗教狂熱令人不解,他以埃里奧波里斯的太陽神阿哈克代斯(RéHarakhtes)代替底比斯的阿蒙神,此外對自然崇拜及一神論之間亦作宗教改革。但從另一角度而言,出于他的宣傳及簡化宗教皆使得信仰開始普遍,甚至反映出他的宗教深入人心,借由太陽光芒將東方聯(lián)系起來,并產生埃及化的表征及帝國的野心等說法,對于埃及藝術他的貢獻亦良多——他擺脫了祭司及傳統(tǒng)式的作風,使藝術風格獨樹一格,且內容充滿蓬勃的新興氣息。
但由于他不善于治國,使得晚年各邦開始獨立,埃及國勢亦遭受打擊,他膝下無子,只好傳位至六個女兒之中的兩位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