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亞/華裔美國文學譯叢總序(7)

千金 作者:(美)林露德


[1]

[2]

太平洋國際學會(theInstituteofPacificRelations)是亞太地區(qū)非政府國際組織的先驅(qū)之一,1925年成立于美國檀香山。在其35年的歷史中,這一“以研究太平洋各民族之狀況,促進太平洋各國之邦交為宗旨”的組織,舉辦了13次以亞太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社會、外交、文化、民族等問題為內(nèi)容的國際會議,組織與推動亞太問題的研究與討論,出版了千余種相關書籍,并在美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加拿大、菲律賓、荷蘭、法國、印度等14個國家設立了分會。50年代,學會遭受麥卡錫主義“親共”的指控并受到長期調(diào)查,于1960年最終解散。轉(zhuǎn)引自張靜《民族危機下的國民外交——以太平洋國際學會第四屆會議開幕前的爭論為中心》一文,

[3]

指戰(zhàn)爭期間嫁給軍人或外國軍人的女子。

[4]

見Mentor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該書簡裝本封面。

者》,它們可以說是亞裔美國人“思想和語言的獨立宣言”。[1]值得注意的是,在選集的引言中,趙健秀等批判容閎、黃玉雪、劉裔昌、林語堂、黎錦揚等前輩,說他們接受白人至上的觀點、迎合白人獵奇心理,為得到白人的接受,有意識地用白人賦予華人的忠誠、順從、消極、守法的好人形象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并將他們的作品排斥在外。

20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生,六、七十年代登上美國文壇的這一代作家中最成功的無疑是湯亭亭。1976年她發(fā)表《女勇士》后一舉成名,此書目前已經(jīng)被列入美國經(jīng)典書目,但人們對它的評價是有爭論的,尤其是在作品剛發(fā)行時。當初,出版社為了便于銷售將書作為“自傳”發(fā)表。[2]實際上,《女勇士》是一本相當復雜的后現(xiàn)代小說,和人們固有概念中的“族裔”作品迥然不同。從內(nèi)容看,《女勇士》以母女關系為主線,抨擊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對婦女的歧視,表達了打破沉默的必要性等等,顯示了女性主義小說的特色。從結構、形式看,作者用拼貼的手法把個人的回憶、經(jīng)歷,家族女成員故事的富有想象力的再創(chuàng)造,以及經(jīng)過她改寫的中國和西方的神話傳說、意象等融匯成一體。《女勇士》頗受誤讀該書的美國白人讀者的歡迎,他們把這本“自傳”當作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入門讀物。趙健秀等則批判《女勇士》篡改歷史,偽造傳統(tǒng),將中華文化描述為厭惡女性的,譴責湯亭亭用不真實、充滿異國情調(diào)的情節(jié)來取悅讀者。湯趙之間的分歧實質(zhì)上是在種族、族裔、階級、性別等矛盾沖突糾結在一起時,女作家能否選擇性別歧視作為主題,是否所有的華裔美國作家都應該以種族歧視、民族主義主題為重,也涉及誰能代表“正統(tǒng)”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華裔美國文化是否中國文化的分支等問題。趙健秀本人在《哎咿》和《大哎咿》中對最后兩個問題的所持的態(tài)度是不同的,在《哎咿》中,他指出華裔美國文化的獨特性,而在《大哎咿》中,他又強調(diào)華裔作家絕對不應讓作品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變形!細讀趙健秀在《大哎咿》中題為《真真假假的亞裔美國作家們,大家一起來》的序文,我們不難看出他實際上是以華裔美國人的視角來審視、理解、詮釋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古典文學作品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