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第五站:廣州(3)

行者王石 作者:朱仰晴


3.廣東省外經委的虛榮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第十五次會議批準了《廣東省經濟特區(qū)條例》,同日,深圳經濟特區(qū)成立。這是中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王石人生重要轉折的一年。

就在這一年,王石抓住了新成立的廣東省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簡稱外經委)招聘干部的有利時機,脫離了鐵路系統(tǒng),進入廣東省外經委,做招商引資工作。

自此,本就性格張揚的王石似乎找到了一些人生的感覺,他活躍在春秋兩季的“廣交會”上,經常出入高級賓館,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生活方式有點鳥槍換炮的味道。”只是后來的事實證明,這種感覺對于好勝的王石來說,真的早了一些。

剛從鐵路系統(tǒng)進入外經貿行業(yè)的王石,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和美好,眼里的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都那么刺激新鮮,得意之情充滿著他的全身。據王石后來在自己的作品中說,那時的他每天早起晚歸,努力工作,想要把耽誤的青春補回來!王石明白,外經委是開放的廣東最開放的單位,有著得天獨厚的發(fā)展條件,同時也掌握著許多人羨慕不已的權力,所有的這些構成了他體現個人價值難得的舞臺。

王石忘我的工作,換來了令人驚喜的回報,在進入廣東外經委的第二年,也就是1981年,王石所在處購買了兩輛廣州市面第一批日本鈴木牌125CC摩托車,其中一輛就分配給了曾駕駛過5年汽車的他。于是,就像他所描繪的:“我頭頂安全盔,駕駛著紅色鈴木,在廣州新建成的環(huán)市路上兜風,陣陣顫動的快感襲上心頭?!?/p>

只是好景不長,隨著一件本不算什么事情的小事發(fā)生,讓天性好張揚的王石陷入內心深處的不安之中。

事情發(fā)生在1982年春季交易會。王石是這樣描述這個故事的:

“時間過得很快。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委員長葉劍英主持第五屆全國人大第十五次會議,批準了《廣東省經濟特區(qū)條例》。這一天,就是深圳經濟特區(qū)的成立日。

“也就在1980年,我通過參加招聘,進入廣東省外經委,做招商引資工作。我活躍在春秋兩季的‘廣交會’上,經常出入高級賓館,生活方式有點鳥槍換炮的味道。但就在滿懷熱情的忘我工作中,問題出現了。

“1982年春季交易會,我同科長安排接待一位重要的廠商,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外經委主任宴請。宴會上為了調節(jié)氣氛,我主動講了一些輕松話題活躍氣氛。事情進行得很順利,主任和外商邊吃邊談,顯得自在輕松,心情愉快的外商還兩次夸獎‘王先生的干練’,我也不免滿足了兩次小小的虛榮心。

“筵席散去,科長卻把我拽到一邊,嚴肅地提醒:你怎么把主任的風頭都搶去了,還有處長、科長,哪輪到你表現?想想你平時的情況,是不是滋長著一種驕傲自滿的情緒?‘槍打出頭鳥’是不是?要注意啊??崎L一席話語重心長。我無言以對?!?/p>

在這種事業(yè)單位論資排輩的傳統(tǒng)工作氛圍中,自我實現、自我追求的工作表現欲受到了強烈的抑制,這在王石是始料不及的。

自此,王石上班不早到一分鐘,下班到點前就收拾好辦公桌上的文件。只分配10%的精力用在工作上,90%的精力用在業(yè)余愛好上,如越野摩托車、乒乓球和象棋。

然而,結果卻是:年終總結工作,領導卻評價王石變得穩(wěn)重成熟了,“這樣的人不培養(yǎng),培養(yǎng)什么人呢?”

想來這種極具諷刺的狀況我們在很多諷刺小說中都能看到,但是,如果和現實對上號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有些不真實吧?但是事實上就是這樣,那個時代的很多人應該會有同感。

接下來就是王石的困惑了。努力工作受到批評,精力幾乎全用在業(yè)余愛好上卻得到表揚和賞識,這種莫大的諷刺是王石所不能承受的。

王石甚至開始從心底想到了離開??捎帜苋ツ膬耗兀?/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