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課 因與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4)

聽佛學(xué)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 作者:諸草文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方丈始終都保持著微笑不語的樣子,這個人再也按耐不住了,張口說道:“方丈,你是不是有病???”

話音剛落,方丈便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施主能否將剛才心中所想一五一十告訴貧僧呢?”

于是這個人如實相告,方丈聽完后說:“那你有沒有把心中所想告訴另外一個人呢?”

這人說道:“此處只有你我二人,我如何告訴第三個人?!?/p>

方丈說道:“那依施主之意,還是會將今日之事告訴第三個人了。但施主是否想過,你告訴別人的到底是不是事情的真相呢?難道我真如施主所言,是有病嗎?”

這個人說不出話來了,方丈繼續(xù)說道:“施主恐怕也曾對你的鄰居做出一些誤解并四處宣揚吧?”

這個人如夢初醒,總算明白為什么鄰居會如此對待自己了。原來他確實向別人說過鄰居的一些閑話,想必是這些話最終傳到了鄰居的耳朵里,引起了鄰居的不滿。這人謝過方丈回到家后,誠心誠意向鄰居道了歉。鄰居也表現(xiàn)得很大度,自此兩家的關(guān)系越來越親密。

正如故事中的方丈所言,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倘若妄自猜測,甚至將這些猜測的結(jié)果肆意宣揚,那么只會讓自己令人生厭,失去他人的信任與好感。

世人之口,猶如雙刃的寶劍,可以送人以溫暖,也可以給人以嚴寒。修心修性,須將雜念去除,而這閑言碎語就是一種雜念,是以若想得大境界,那么就要領(lǐng)悟“不可說”的禪機。

:緘口沉默是最具力量的言辭。

至理面前,萬法皆是迷障

至境之前,一切皆是微渺,一切皆可放下

世間萬物雖然千差萬別,各有各的屬性本質(zhì),但是在至境至理之前,一切皆是蜉蝣,萬物不過塵埃,眾生心中所持的不舍,不過是曇花一朵,不會開出大徹大悟的花朵。

世人心中的私念己欲,皆是心魔。心魔橫生,則心不慧、目不明、耳不聰,為紅塵所羈絆,為鉛華所困擾,到最后只是落得一副枯骨,枉來人世一回。而佛法禪理,正可以化解世間萬物的魔障。一切魔障于佛法而言,只不過是蒙在心頭的灰塵,只需拈花之力便可將其掃除。是以,只要誠心向佛,那么一切魔障皆進不得心門,一切孽業(yè)皆進不得法眼,心靈目凈,當?shù)谴蟪酥辆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