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法蘭克王國之墨洛溫(11)

世界歷史有一套之德意志是鐵打的 作者:楊白勞


阿基坦地區(qū)大家可能不熟,但是這里有個地方是天下聞名,也就是波爾多地區(qū),最好的葡萄酒產(chǎn)地。穆斯林打進阿基坦的時候波爾多的這項特產(chǎn)還沒有這么出名,況且穆斯林也不喝酒,波爾多的酒香對他們也沒啥吸引力,只看著是個繁榮茂盛的港口城市,于是就先把這里占了。波爾多一失陷,歐多公爵就慌了,他也不鬧獨立了,趕緊收拾細軟帶著家丁向查理投誠。

查理運籌帷幄,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暫不抵抗,讓穆斯林長驅(qū)直入的方針。為啥呢?因為查理了解阿拉伯軍隊。阿拉伯人滿世界打仗,最高目標肯定是在歐洲推行伊斯蘭教,但是這個目標實現(xiàn)起來比較困難。次級目標,比較容易實現(xiàn)的呢,一是搶土地,二是搶財產(chǎn)。擴張的土地充實了阿拉伯王國的版圖,但是金銀財產(chǎn)卻是要全軍分配的。這一路高歌猛進,很快,以騰挪靈動著稱的阿拉伯輕騎兵就有點走不動了,因為行李輜重太多了。

不能閃電般地進退,阿拉伯的輕騎兵就失去了他們的優(yōu)勢。當查理的法蘭克大軍將他們堵在圖爾地區(qū)對峙時,阿拉伯人怎么也不愿意放棄搶到手的財物,這些身外之物成為行軍最大的負擔。不能出其不意地進攻,輕騎兵就幾乎沒有防御能力,而他們面對的是法蘭克王國新型的重甲騎兵,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御都排山倒海,地動山搖。打了幾天,阿拉伯人不得不接受現(xiàn)實,丟下財物,逃之夭夭。查理也沒有乘勝追擊,因為阿拉伯人留下的財物讓法蘭克人有點走不動道了,而查理對歐多公爵也頗有猜忌,所以他愿意讓阿拉伯軍隊留在山的那一邊幫他牽制阿基坦地區(qū)。

這場普瓦蒂埃戰(zhàn)役法蘭克損失了大約1500人,而讓阿拉伯人將萬余尸首留在了歐洲大陸。戰(zhàn)役的勝利不僅僅是戰(zhàn)場上的,查理阻擋了阿拉伯人進入歐洲的腳步,保住了西歐的文化,特別是基督教在歐洲的統(tǒng)治地位。查理因為這一戰(zhàn)被稱為“鐵錘”,在歐洲大地上,聲譽一時無兩。后來不久,他徹底平定了阿基坦地區(qū),將一個整齊統(tǒng)一的歐洲大國交給了自己的兒子丕平。

鐵錘查理一向被中國的歷史學者拿來跟曹操相提并論,兩人都算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權勢無匹,但是不管如何強大,即使頂著個奸雄的罵名也不篡位。曹操可能是有點儒家教育的根底,不太敢逾越最后一條紅線,查理沒這個講究啊,他也不敢取君主而代之,這是個很奇怪的事。好在這兩位的兒子都出息,而且都是“丕”字輩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