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后,舒曼病逝,勃拉姆斯選擇了離開,再不跟克拉拉見面。到底老勃當時是怎么想的,我們沒辦法猜度,大家都說老勃是個理性內(nèi)斂的人,這樣的人,他從不會將感情宣之于口,舒曼是他老師,克拉拉是師母,這個關(guān)系是無法改變的,勃拉姆斯也許是沒有楊過娶小龍女那樣的勇氣,他遵循了一種東方式的道德。
并不是愛得不夠,后來的日子里,勃拉姆斯經(jīng)常給克拉拉寫信,資助她的全國巡演,資助她對舒曼作品的整理,最重要的是,他自己的每一部作品,他都先郵給克拉拉過目,他在意克拉拉的評價。坊間傳聞,除了樂譜,他其實還給克拉拉寫過大量的情書,只是,一封都沒有發(fā)出,他將這份戀情生生地憋在自己心里,以至于他的作品更克制更理性。
勃拉姆斯生活的年代,是以貝多芬為代表的浪漫主義成熟的階段,浪漫主義的特點就是張揚個性,強調(diào)自身的情感感受。而勃拉姆斯的音樂卻是安詳?shù)鼗貧w,都說他的作品很復古,其實應該說,他在貝多芬代表的浪漫主義和貝多芬之前的循規(guī)蹈矩的古典主義間,建立了一種完美的均衡,形成了大氣穩(wěn)定、品質(zhì)精良的勃拉姆斯風格。
說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首推應該是他的四首交響曲,而其中最經(jīng)典的,則是《C小調(diào)第一交響曲》,為了向前輩致敬,交響樂的最后一個樂章,他引用了《歡樂頌》曲調(diào)。這部交響曲的完成,用了勃拉姆斯21年的時間,幾乎是黃金生涯的全部,作品精工細作不用說了,其包含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歷練更是細致而深刻的,所以,這部作品問世,轟動了世界。這無疑是貝多芬之后最令人驚艷的交響樂作品,于是,當時的人給這首曲子起名為“貝多芬第十交響曲”,讓他以后輩的身份與貝多芬同列,這部作品也跟貝多芬那些作品一樣,光芒萬丈!
而說到被演繹得最多、流傳最廣的勃拉姆斯作品,應該是《匈牙利舞曲第五號》。有一陣子,勃拉姆斯開始迷戀民間音樂,尤其是吉普賽音樂,他總結(jié)這些來自民間的樂章,寫成了一部“匈牙利舞曲集”,共有21首曲子。這21首都算是名曲,其中最紅的是第五號,因為吉普賽的音樂元素,讓旋律很自由、很躍動?,F(xiàn)在我們最常聽到的是管弦樂的版本,比起勃拉姆斯之前那個鋼琴四手連彈的版本更加豐滿熱鬧,激烈華麗。在冬日的午后,昏昏欲睡的時候,它可以讓你的心情突然振奮激動起來(寫這段文字的時候,老楊正在聽一個小號版本的《匈牙利舞曲第五號》,發(fā)現(xiàn)小號竟然這樣的高亢激昂,而我同時也發(fā)現(xiàn),這首曲子的任何版本都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