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英格蘭內(nèi)戰(zhàn)的第二階段,幾個月后,蘇格蘭軍隊兵敗而退,英軍撤回倫敦,清理門戶!
清理誰呢?當然是議會那些長老派,因為這一次蘇格蘭來襲,基本上就是這幫老家伙挑唆的,1648年12月,一支英軍開進議會,將議會中所有的長老派都趕出門,這樣一來,國會就只剩下院90多名獨立派議員,史書上叫做“殘缺議會”,自然,獨立派幾乎已經(jīng)大權獨攬。
根據(jù)事先的承諾,獨立派必須審判查理一世,在克倫威爾的主導下,查理一世被控59件各種罪名成立,其中有“暴君、殺人犯,還有我國善良人民的公敵”。1649年1月30日,清寒的倫敦,熱鬧的廣場,查理一世保持著他從審判以來都沒有松懈的帝王派頭,從容而鎮(zhèn)定地走上了斷頭臺,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個好在也是最后一個被砍頭的國君。
查理一世就這樣走了,這一場亂糟糟的英國內(nèi)戰(zhàn)也告一段落,英格蘭進入了共和國時代。這一段老楊寫得頭暈,大家看得也暈,可是這一段卻是英國歷史的重點,如果參加歷史考試,這些都是要背的呢。就算不歷史考試,這一場內(nèi)戰(zhàn)不僅是憲政之爭,還是很多思想體系的爭奪和糾結,極大影響后來的歐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