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一般都伴隨奸臣,查理一世為了通過宗教斂取更多的財富,任命了一個新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勞德。這位勞德主教果然好身手,他一上位,就在英國教會內(nèi)恢復了一些傳統(tǒng)天主教的繁文縟節(jié),這讓新教的英國人很厭惡,大家都不愿意去教堂作禮拜,不去不行啊,不去立即罰款,查理一世不明不白又搞來一筆錢。他甚至還幻想著能夠恢復到宗教改革前教會的狀態(tài),占用很多土地,修道院里有大把的金銀財寶,這些動作讓英國人隱約感覺到,是不是天主教要卷土重來了!
在英格蘭搞錢的辦法奏效,勞德主教受到表彰,更是熱情高漲。他突發(fā)奇想,要對蘇格蘭推廣英國的國教!
此時的蘇格蘭和英格蘭雖然共戴一王同是新教國家,但宗教信仰還是略有不同。蘇格蘭是加爾文派的國家,他們的國教是新教加爾文派的長老宗(暈吧),簡單地說,蘇格蘭現(xiàn)在的國教是宗教改革后的成品,而英國的國教則是個兩頭不到岸的改革半成品,如果在蘇格蘭推廣英國國教,那就等于倒退,蘇格蘭這么多年的改革成果就徹底被糟蹋了,非?;奶齐x譜,蘇格蘭人民絕對不能答應。
1639年,蘇格蘭軍隊進攻英格蘭,很快就攻入北部地區(qū),戰(zhàn)爭爆發(fā)。
這下查理一世苦惱了,雖說他這幾年撈了不少錢,可那都是頂風作案。在所有臣民憤怒的目光中,掙點小錢心理壓力極大,而且因為他這樣做違反英國法律,所以有些人公然抵觸他,拒絕他勒索的,也最多只能關起來,因為沒有法律可以治人家的罪啊。他厚著臉皮強行搞錢,應付自己的收支還是沒問題的,可現(xiàn)在要打仗哦,打仗就需要源源不斷的錢,憑自己這樣的強取豪奪肯定是不能滿足需要的,怎么辦?還是要找議會啊。
萬般無奈之下,查理一世咬著牙重開了議會,議員們休息11年了,現(xiàn)在精力旺盛著呢。本來查理一世開會是希望議會撥款給他鎮(zhèn)壓蘇格蘭起義,可會議一開,就由不得他了,這些議員們憋著一肚子火就是過來清算這11年的辛酸的,七嘴八舌,跳到桌子上,控訴查理一世對議會的不公正待遇,以及聲討他解散議會的種種罪行,還要他保證,這種錯誤下次絕對不能再犯了。查理一世越聽越不對勁,這幫人就是來出氣的,壓根也不想給我錢啊。奶奶的!議會這東西絕對不能讓它存在,再次解散!這次議會大約開了20多天,歷史上有個好名字叫“短期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