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什么學長?”
“姜學長?!?/p>
徐晴活像被人在面孔上敲了一記,只覺得眼睛、鼻子、臉無一不疼,眼前聚集了無數(shù)亂飛的金星,一個聲音在心底說“想不到這么快”。
沉住氣,徐晴冷冷地說:“你有什么資格跟我說?如果是姜洛生的意思,讓他自己跟我講?!闭f完輕輕向后退了一步。
在那名女生看來,徐晴果然如傳言般聰明從容,只見她絲毫不動聲色,一絲憤怒也沒有,眼神里寫滿的只是疲累。女生沒來由地心怯,鼓足勇氣,吸吸氣說:“你是學長的女朋友,一點也不多照顧他。為了作品的事,學長們都累壞了,連吃飯洗衣服都沒有時間。別人的女友都是陪在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
徐晴覺得嗓子疼。許久她問:“還有什么話,你可以一口氣說出來?!?/p>
女生搖搖頭。
“那好,我走了。”
她奇怪,徐晴聽到這番話怎么一點反應也沒有,冷靜得過頭了?太不在意姜洛生了?總之,似乎是個好的結果。
拐一個彎后,徐晴給姜洛生掛電話,接電話的是一個女生,說姜洛生現(xiàn)在不在,有事告訴她就可以了。她心灰意冷地摁掉手機,進入地下實驗室。
進實驗室后,徐晴被冷氣一激,混沌的腦子清醒不少;師兄師姐們也是剛到,正在套上白色工作服。徐晴換好衣服,坐到固定的位子上,打開電腦進行演算。這個算法是徐晴幾個星期前自己靈感一現(xiàn)設計琢磨出來的,因為只是她一個人的想法,她想等自己驗證算法是否完全正確,測定結果的誤差范圍再說出來。如果成功,將大大減少課題中的工作量。
徐晴很快進入狀態(tài)。她調出運行程序計算,液晶顯示屏幕上很快出現(xiàn)了復雜的曲面,曲面不停旋轉變換,好像在做輕盈而詭秘的舞蹈;很快曲面衰減成二維平面上的曲線,運動也緩慢下來,幾分鐘后,它停留在一個固定的狀態(tài)上。
徐晴淚盈于眶,她成功了。
一個聲音在徐晴身后響起,“這是什么?看來很有趣?!?/p>
喜悅的感覺壓倒一切,她以為是實驗室的某位師兄問話,徐晴不作深想,連目光也沒有抬一下,她一邊動手改變參數(shù),一邊說:“師兄,知道縫紉機的故事么?”
“是什么,說來聽聽?!?/p>
徐晴目光不移地看著屏幕,圖像又開始變幻。
“是物理當中的一個老故事。最初發(fā)明縫紉機的人總是失敗,因為他們總是試圖模仿手工縫紉的動作:把針尖推進織物,一根線從針頭尾部的針眼穿過去。終于有一天,有人想到,把針眼開在針尖上,用兩根線代替一根線,很容易的,他們獲得了成功。這個方法完全背離了常識,但是行之有效。”
“確實有趣。聽起來是思維的突破導致新技術的發(fā)明……這個故事跟你正在做的有什么聯(lián)系?”
聲音似乎不像是認識的人。但徐晴情緒激動,也不作深想,干脆說下去。
“我分析了一下以前我們所計算的方程,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徐晴調出一個文件夾,指著屏幕,完全沒有注意到她身后已經(jīng)圍了一大群人,“我起初想減少大家的工作量,設想了一個算法……最后從縫紉機的故事得到啟示。其實很簡單,如果你要設計縫紉機,不知道針眼應當開在什么地方,需要幾根線同時工作,那么你怎么樣?”
“窮舉?然后總會找到一處適合的?!?/p>
“是啊,還要歸功這臺小型機,計算功能很強大,”徐晴解說完畢,轉頭對說話人一笑,正想說“原理就是這樣,師兄”,話尚在喉嚨里沒說完,聲音忽然斷了,嘴角的笑也因為看到身后的一干人等凝固住了。
跟她說話的居然是鄭子默。
不論何時,徐晴都不善處理萬眾矚目般的注視,鄭子默的身邊身后聚著起碼十人以上,每個人的眼睛都像探照燈一樣閃閃發(fā)亮,盯著徐晴和她身后的電腦。徐晴驚得臉煞白,然后又變得緋紅,人刷地從椅子上彈起來,訥訥叫了幾個認識的老師名字,便垂首一聲不吭、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立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