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這只雄鹿是我的獵物!"
邑姜回頭看去,見林中走出來一位壯漢,三十出頭的年紀(jì),雙目如電,虎背熊腰,威風(fēng)凜凜。
邑姜贊道:"壯士好箭法!"
壯漢笑道:"箭法平平。要是上上,就射中頭顱,難逃三尺之遠(yuǎn)了。"
壯士審看邑姜,這位姑娘太漂亮了!他難抑怦然心跳,笑問道:"姑娘居住何處?"
邑姜說:"老父遠(yuǎn)征未歸。小女暫居宮中,與王后同住。"
壯漢笑出聲來,低語道:"你是不是邑姜?"
邑姜暗吃一驚,說:"你我素不相識,壯士憑什么知我名字?"
壯漢道:"我是姬發(fā),剛從你父親那里來,是向父王報告戰(zhàn)地喜訊的。王后乃是我的生母,你明白了嗎?"
邑姜連忙深深施禮道:"你是太子殿下,小女有禮了。"
姬發(fā)扶起邑姜說:"不必拘禮!我母親兒子滿堂,就是缺個女兒??磥硭窍矚g你,要不豈能留你同居?"
邑姜一笑道:"王后憐我孤單,收我為義女!"
姬發(fā)哈哈大笑說道:"那好,你該改口稱我為二哥!來吧,邑姜小妹!幫我抬起死鹿。戰(zhàn)馬就在林外,咱們一起去見母后!"
邑姜點點頭。她聽到太子對自己稱呼親切,臉上突然浮起來兩朵美麗的云霞。
軍師姜尚率領(lǐng)將士征服犬戎歸來。文王姬昌率諸子和大臣出城相迎,將士們歡聲雷動。當(dāng)日,文王舉行國宴,為凱旋的三軍慶功,眾人皆大歡喜。
宴罷,文王領(lǐng)太子親送姜子牙到國師府門口。臨別,文王道:"太公望今日雙喜臨門,可賀也。"
姜尚醉意朦朧,沒有再問別的話。進(jìn)得門來,心頭卻突然涌起一種親切的感覺。他見院內(nèi)的擺設(shè)換了位置,竟如同當(dāng)年在東呂里一般,心里好生奇怪。
他正駐足庭中沉思,卻見正堂門開,從內(nèi)走出一男一女,疾步趕到他的面前,跪地道:"爹爹,孩兒萬里認(rèn)親來了!"
姜尚又驚又喜,扶起兒子道:"你是駱兒?朝歌離別時你剛滿三歲,而今長大成人了。"又扶起女兒道:"你是邑姜?女兒長成如此美貌的大姑娘了,爹爹還不曾見過你。快!快隨爹爹進(jìn)屋細(xì)談。"
眾人進(jìn)屋落座。姜尚道:"邑姜,你母親身體可好?"邑姜一聽,放聲痛哭。姜駱也哭起來。姜尚心頭一陣絞痛,眼前發(fā)黑。他明白:賢惠善良的馬玉鳳再也無法見面了。
悲痛過后,邑姜道,"母親過世已經(jīng)三月。她積勞成疾,久病不起。病中日日念叨爹爹。臨終之時囑咐我們,一定要把她埋在絲山腳下,腳朝西,頭朝東,說等您回鄉(xiāng)之日,她好坐起來和您對面說話!"
姜尚聽得老淚縱橫,說道:"邑姜,好孩子!爹爹對不起你母親,也對不起你!幾十年來,我流落江湖,郁郁而不得志,有何顏面回鄉(xiāng)探親?如今好了,得遇明主,施展才能,咱們可以闔家團(tuán)聚!"姜尚又問次子道:"你大哥為何不來岐周?"
姜駱答道:"大哥與我們同來的。到得孟津,在張家酒店巧遇召公姬奭,是他派武士跟大哥回東呂接大嫂和侄兒去了。"
姜尚一聽,轉(zhuǎn)悲為喜道:"我已經(jīng)有孫子了,叫什么名字?"邑姜道:"是母親給侄子起的名,叫姜乞。
姜尚連聲贊道:"好!好!"
次日,穿戴整齊的散宜生突然登門拜訪。他帶了八名家丁,各披彩帶,抬來四個大木盒。施禮落座,散宜生道:"今日不為國事,乃為家事!我受文王和王后之托,代太子向您的女兒邑姜求婚。請老國師恩準(zhǔn)。"
姜尚一聽,大喜過望。他想起與愛妻在臨別時說的"生女為王后"的戲言,眼見今日女兒果然要成為太子妃,便喃喃道:"適得其所。邑姜適得其所矣!"
姜尚喚出邑姜,問道:"太子求婚,你看此事如何?"
邑姜心中像喝了蜜一般甜,巴不得答應(yīng),卻婉轉(zhuǎn)作答道:"女兒但憑爹爹做主。"
姜子牙道:"散大夫,財禮老夫如數(shù)收下。你回稟文王、王后,讓他們擇吉日,讓太子前來迎娶。"說罷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