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破犬戎
接到犬戎軍沿涇河南岸向東南進軍的消息,周原城內(nèi)氣氛顯得相當緊張。說到犬戎,周人是深惡痛絕的,因為早在公劉時代,周族就屢屢遭受他們的侵擾。
公劉是一位深受族人愛戴的首領(lǐng)。在他的領(lǐng)導(dǎo)下,部落勢力越來越強,人口日漸增多,他們居住的地方漸覺擁擠。經(jīng)過深思熟慮,公劉決心帶領(lǐng)族人遷居。
公劉的遷居提議,立即變成了全族人的具體行動。那時族人以游牧為主。他們驅(qū)趕著牛羊,用木車裝滿行裝,緩緩向北移動。浩浩蕩蕩的隊伍經(jīng)過長途跋涉,來到今陜西省旬邑一帶,找到一片地勢平緩、草木茂盛的荒原。公劉眼見此地氣候溫暖,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說道:"感謝天帝賜給我們這塊富饒的土地。就在這里住下吧。"人們已經(jīng)勞累不堪,聞言立即歡騰起來。他們把攜帶的食物攤放于地,點起火堆,舉行隆重的祭奠,感謝上天對他們的關(guān)懷。
夜幕降臨了。人們圍著熊熊的篝火,一邊燒烤食物,一邊觀賞草原夜景。由于過度疲勞,他們吃罷食物就躺在草地上睡著了。
篝火漸漸稀落,最后完全熄滅。茫茫草原完全被夜幕籠罩著,只有睡眠較少的老人還在傾聽帳篷外的風(fēng)聲。這時,他們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和嘈雜的喊聲。待他們將熟睡的男人喚醒,帳篷外的許多東西已被驟然而至的騎馬人搶走了。
原來,這個廣袤寬闊的草原并不像公劉想象的那么安靜。多年來,這里居住著一個叫犬戎的游牧部落。這個部落人數(shù)雖少,男子卻個個勇猛剽悍,戰(zhàn)斗力很強。他們見到這些不速之客居然在此安營扎寨,所以便乘外來者立足未穩(wěn),夜襲營寨,以便把他們趕走。
公劉帶領(lǐng)族人吃盡千辛萬苦,才找到這個理想之地,哪能輕易放棄?況且,他們只是遭受到一次偷襲,并未與偷襲者正面較量,于是決定要給來犯者一個迎頭痛擊。
公劉接受了第一夜的教訓(xùn)。白天他讓大部分人就地墾荒、種地、蓋房,并派出青壯男子偵察附近的敵情。晚上更安排專人巡邏。幾天之后,公劉得知戎人雖然強悍,但總數(shù)不多,武器不精良,便布置好了伏擊之地。
數(shù)日后,犬戎果然再次偷襲。他們立即點燃火把,亂箭齊發(fā),把偷襲之敵射得抱頭鼠竄。他們還俘虜了不少戎人,奪得一些戰(zhàn)馬。經(jīng)過幾次交戰(zhàn),公劉完全控制了這片被稱做"豳"的地帶。
豳地適于農(nóng)耕,周族因此人丁興旺。到古公亶父在位時,犬戎眼紅周族的財富,又多次出兵掠奪,迫使周族放棄豳地,遷到岐山下的周原??恐矅?、密須國和岐山作為屏障,周人才擺脫掉犬戎之患,并且得以發(fā)展壯大。
現(xiàn)在,文王姬昌已建立起兩萬人的周軍,獲得四十余諸侯國的擁戴。而犬戎卻還是一個游牧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住,消息閉塞,依舊劫掠成性。他們想掠奪周國的財富,于是揮師東進,入侵并占領(lǐng)共國,又逼迫密須國獻出大批財富,然后便野心勃勃地向周原進軍。
在周人的記憶中,犬戎是一個兇如虎狼的部族。而今犬戎東進的消息傳到周原,周文王卻不心驚。他厲兵秣馬,決心給犬戎以迎頭痛擊。
這日,探馬回報道:"稟大王,這次犬戎東進,有一萬人馬。占領(lǐng)共國,又擴充兩千。他們已兵到雞鳴山,準備休整數(shù)日,然后對周原發(fā)動進攻。"
周文王立即召集姜尚、南宮適等商議。恰在此時,犬戎君主派使者送來戰(zhàn)表。文王命太子姬發(fā)當眾宣讀。原來是一封要挾信,上寫道:"限周國五日內(nèi)獻出美女五百名,軍糧一萬石,黃金一萬兩。若違我所需,直取周原,生擒姬昌。"文王聽了雙眉緊鎖。
南宮適在一旁忍耐不住,怒目圓睜道:"這等丑戎,竟然還以為我周國軟弱可欺。主公,請撥給我一萬人馬,打它個丟盔棄甲。"
姬發(fā)把戰(zhàn)表交還文王,望著南宮適說:"當然得給它迎頭痛擊。但是,如何才能全殲犬戎之軍呢?"
姜尚看看眾人,將畫在木板上的地圖擺到大家面前,胸有成竹地說道:"戎君口氣狂妄,證明他并不了解周軍實力,這正是上天助周。兩國交兵,既是斗勇,也要斗智。為此,我們既要減少損失,又要全殲戎軍。"
文王問:"那么,如何出兵?"
眾人都屏聲靜氣,聆聽姜尚的軍事部署。
姜尚道:"為智破犬戎起見,我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太子和公子高率精兵五千,悄悄度過岐山,在大道選擇隘口設(shè)伏;二路則由南宮適率領(lǐng),我隨南宮將軍而行,直取雞鳴山。我二人利用優(yōu)勢戰(zhàn)勝敵軍,然后步步緊逼,犬戎殘余人馬必將落入太子的埋伏而被全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