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浪漫的劍河(1)

紅杉樹 作者:原山


一個秋天的傍晚,英國劍橋大學的嘆息橋上,方明遠望著波光粼粼的劍河,回想著往事。第一次得知劍河時他還在讀中學。神秘而浪漫的劍橋,經(jīng)徐志摩優(yōu)美的勾勒,令人產(chǎn)生無盡的遐想。陶醉于《再別康橋》的詩畫中,沒想到自己如今留學劍橋。

秋風吹來一片樹葉,顫巍巍越飄越近,似乎伸手就可以抓住,卻在眼皮底下落入河中央了。樹葉浮在碧波蕩漾的水面上,晃晃悠悠,慢慢隨河水蜿蜒遠去。劍河源自詩情畫意的拜倫塘,下游是瀑布,而后便不知去向。大概長途跋涉匯入大海。河上漂流的葉子如果到了海里,大西洋洶涌的浪濤能把它吞沒。它最好停泊到一個避風的港灣,也許離劍橋近,也許在很遠的地方。

走下嘆息橋,想起橋名字的傳說。考試沒通過的劍橋?qū)W生要被逐出校門,他們從這里走過,一聲嘆息,別了劍橋。明遠今天走過,不是被逐出校門,而是博士資格通過了,畢業(yè)論文也進展順利,但他還是禁不住嘆了一口氣。

昨晚重新讀了一遍《傅雷家書》。第一頁寫道:“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遠不得安寧!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以前對此話從沒細想。

方明遠在劍橋讀英國文學博士已有一年了。從開始一片陌生,到如今劍河的一草一木都如老友般親切。經(jīng)歷如同包羅萬象的抹布,酸甜苦辣一言難盡。翻翻過去的日記,就像讀故事大全。初到劍橋疲于應付學業(yè),腦子里容不下半點兒學習以外的事情。如今該考的考了,該過的過了,按說壓力減少心情應該輕松,但方明遠孤寂的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平添了一份惆悵。剛踏上異國土地時,心境曾如晶瑩剔透的露珠,飽滿地迎接朝陽。繁華的倫敦,寧靜的劍橋,清爽的空氣,湛藍的云天……代表浪漫主義的英國議會大廈,象征古典主義的大英博物館,穿梭在聞名遐邇的特拉法爾加廣場,就像是步入云端了。就連樹叢中猛然跳出的松鼠,也帶給人驚喜。然而時間久了習以為常。英倫島雨水充足,陽光溫暖,劍橋土生土長的草坪因此常年碧綠??捎晁^后,游子心里沙漠依舊。

||劍橋的生活,與他出國前想象的大不一樣。單說校園里女生不多就讓人十分頭疼,亞洲女孩就更少見了。北京校園里成群結隊的女生,已是遙遠的記憶。

昨晚他在國王學院的“鴿子洞”信箱里拿到一張小條,是劍橋三一學院曹翔留的。曹翔從臺灣同學那里翻錄了一盤鄧麗君的歌,告訴方明遠有時間去他的住處拿。上世紀80年代初劍橋宿舍沒有電話,同學互相聯(lián)系通常在宿舍樓活動室或在系里打電話,要不然就在“鴿子洞”信箱里留言。

沿著三一小巷朝三一學院走,想著一年前被劍橋錄取后,曾寄申請信希望能被分到三一學院,并說明如果三一學院進不去,其他任何學院都無所謂。當時太想去三一學院了。

劍橋在學術上劃分系,在生活上劃分學院。學院與系毫不相干,更不是隸屬關系,各學院中各學科的學生都有。劍橋的三一學院,意思是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在劍橋的31所學院中,三一學院與圣約翰學院、國王學院共屬英國皇室。這是明遠到劍橋后才知道的,剛得知被分到國王學院時,還曾有些失望。

明遠到英國以前讀過許多關于劍橋的介紹,除了徐志摩,還有陳之藩的《劍河倒影》,等等。陳之藩說:“學生最忠誠的是對自己的學院。在那里吃,在那里住,在那里學,在那里成長。在學院時,劃船為學院爭光榮,出去做事時,是為學院爭聲譽……就像中國人對自己的家的忠誠一樣?!币坏┍粚W院錄取,則終身為學院成員,是學院大家庭的一員。明遠二十多年后再回到劍橋時,憑著當年的學生證,借撐篙船、到餐廳吃飯,還真跟當年一樣,依舊不是外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