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再現(xiàn)
譚莉和江楓結(jié)婚后,經(jīng)常為擠牙膏的事情爭吵。譚莉從小被教育擠牙膏時一定要從 后面的部 分開始,一點一點從后面擠到前面?;楹?,她發(fā)現(xiàn)丈夫卻是從中間胡亂一擠了事。開始,譚 莉好言好語地告訴丈夫,無奈積習難改,夫妻之間為了擠牙膏不斷地爭吵。
譚莉認為丈夫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是不在乎自己了,將自己的話當作耳旁風;江楓則認為 妻子太吹毛求疵,為這么點小事整天嘮叨,沒完沒了,毫不尊重自己。夫妻之間充滿了火藥 味,只要一說話就開始爭吵。
深度詮釋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是在原來的家庭里形成、并在單身生活過程中固定下來的。因此,結(jié)婚后 的男女雙方存在某些差異,這很正常??善硕加幸环N奢望:丈夫既然愛自己,就應(yīng)該 與自己同呼吸、共命運,保持步調(diào)一致,生活習慣一樣。女人又天生有改造的欲望,如果丈 夫的某些方面不合自己的要求,便按捺不住地想改造男人。改造男人的標準就是自己,例如 自己不抽煙、喝酒,就想把男人改造得煙酒不沾;自己喜歡安靜便不希望男人呼朋喚友;自 己一塵不染便希望丈夫一天三換;自己心細周全,便希望男人也滴水不漏,左右逢源。
女人的嗜好容易膨脹,從小事小節(jié)的改造到包羅萬象,最后連男人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 要合乎自己的規(guī)范,不許越雷池半步。
但實際改造的結(jié)果如何呢?大部分不盡如人意。女人有一千條改造的理由,男人便有一千條 存在的理由。在女人費盡心事、磨破嘴皮、軟硬兼施、招數(shù)用盡后,男人沒變,感情卻沒了 。愛情是一件易碎品,就像一只瓷瓶,瓷瓶上有一個疙瘩,怎么看都不舒服。于是你想辦法 去打磨,用心無疑是好的,但我們往往看到這樣的結(jié)局:疙瘩沒有打磨掉,瓷瓶先碎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夫婦常為吃蘋果爭吵。妻子怕皮沾了 農(nóng)藥,吃后中毒,一定要把皮削掉;而丈夫則認為果皮有營養(yǎng),把皮削掉太可惜。常吃蘋果 ,也就常吵。最后,竟吵到他倆的老師家去斷是非。
老師對妻子說:“你先生這么多年都吃不削皮的蘋果,還好好的,你擔心什么?”
老師又對丈夫說:“你太太不吃蘋果皮,你嫌她浪費,那你就把她削的皮拿去吃了,不就沒 有事了!”
老師還說:“由于家庭環(huán)境不同,成長過程不同,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也會有所不同。因此, 不要勉強別人來認同自己的習慣,同時,也要寬容別人的習慣?!?/p>
小兩口茅塞頓開。
有人講過,戀愛時睜大雙眼,看清對方的優(yōu)缺點,結(jié)婚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話很有道理 。對方也許在生活習慣上有諸多“缺點”,如起床不疊被、桌上總是雜亂無章、牙膏由上擠 、洗碗不擦桌等,這些方面讓你實在看不慣,你很生氣??墒钱斈沆o下心來后問問自己,是 疊被重要還是感情重要?如果因疊被問題而傷了感情,豈不是因小失大了嗎?當對方看到你 的理解、尊重和包容,他會努力用同樣的態(tài)度回報你。
和諧的關(guān)系來自配合而非求同,婚姻幸福的密碼在于“求大同,存小異”。夫妻倆不必勉強 對方來認同自己的習慣,同時,也要寬容對方的習慣。面對彼此的缺點,還是寬容一點好, 寬容比改造更重要,也更實在。
有些夫妻會自豪地向他人炫耀:“看,我們倆總是一樣的!”其實這更多的是一種表演,因 為完全的一致難以達成。婚姻的舒暢與合拍是最重要的。真正相愛的兩個人,沒有必要 把婚姻演化成表演,也不用費盡心思想要使雙方都保持一致,這徒勞無功,還會限制婚姻的 發(fā)展。
迷津指點
①學(xué)會理解、尊重和接受對方與自己不同的地方。要求對方完全與你一樣是不可能的,這不 但與生長的不同背景有關(guān),更與男女的不同有關(guān)。
②一些不好的習慣要糾正,但是要給對方一定的時間,所謂積習難改,不能要求立刻見效。
③對家人和朋友有耐心。不要指望家人和朋友能夠立即接受你們之間的差別,給他們足夠的 時間了解你的伴侶,并且盡可能解答他們的各種問題。
④了解對方的背景,也向?qū)Ψ浇榻B你的背景,如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不同的 年代等等。互相了解后有利于彼此寬容和做出讓步。
⑤找到你們共同的地方,如共同的興趣、嗜好或者信仰。以夫妻的名義與志同道合的人建立 起新的朋友圈。
⑥了解何時應(yīng)該讓步。無論最初你們之間的差別是大還是小,每一對夫妻都需要彼此做出讓 步。
智慧金言
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數(shù)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 。
——三毛